初次离家,叶庆生就像飞出笼子的鸟,放开翅膀在蓝天上自由地飞翔。当兴奋过去后,就是无尽的思念。思念同窗共读六年的中学同学,思念培养自己成长的中学和老师,思念江边古老美丽的家乡小城,更思念养育自己长大的爷爷奶奶。“人生要靠自己把握。”爷爷临别时的叮嘱犹记在心。

叶庆生永远记得,自己背着行囊提着旧皮箱,准备坐夜船上学时,出家门已走了很远,可回头望见风烛残年的两位老人还站在家门口昏暗的路灯下频频向他招手,叶庆生站住了,一种无限依恋的感情涌上心头。“快走,不要误了船!”爷爷大声招呼着,叶庆生脸上挂满了泪水,内心里充满着对爷爷奶奶深深的爱,踏上了征程。

小城的夜静悄悄的,街上没有行人,只有微弱的路灯和陪伴自己忽前忽后忽长忽短的影子。每个青年人都曾梦想着诗和远方,诗是刻骨铭心的体验,远方则是一个未知的世界,有风景也有灾难,就看你的机遇和心态了。

叶庆生上的大学位于淮河之滨,是由上海一所医科大学内迁组建而成的新学校,学校除有新的教学大楼和校舍,还有不少全国知名的医学教授。新的学校、新的生活,一下子吸引了叶庆生。裴文静临别时说的话还在耳边:“学医不在学校重点不重点,而在自己立志。华佗读的是什么大学?靠的是刻苦钻研,不是成了历史上一代名医?”叶庆生决心要珍惜这五年的大学生活,不要辜负了爷爷奶奶的希望和裴文静同学的鼓励。

到大学不久,叶庆生就收到爷爷的来信和寄来的十五元生活费。爷爷来信说:“以后每月生活费,都由叔叔按月寄给你。”裴文静到北师大后,不久也来信了。她在信中谈美丽的校园,谈新的学习生活。她说,她更留恋中学时代的生活,非常想念老同学。她在信中说,北师大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有一种良好的学风,“卡片一万张,知识长一丈”已成了做学问的口头禅。她随信还寄来了卡片和活页纸,鼓励叶庆生做卡片,记笔记。

每月叶庆生与裴文静鸿雁传书,从未中断。开始裴文静在信中称“叶庆生同学”,不知道从哪天起,就变成了“庆生”二字。叶庆生回信也变得只有一字称呼“文”。爱情伴随着心曲在孤独中悄悄生长,思念在岁月中酿造出甜美的琼浆,这琼浆装在心里变成催人奋进的能量。第一个暑假,裴文静约叶庆生到她家去玩,但是一见面,不知道为什么她的脸一下子就红了。不见面时,想见面,见了面,大家又显得局促不安、语无伦次起来。她外婆知道年轻人的心事,忙把叶庆生让进屋里。叶庆生瞥见在学校寄给裴文静的一张全身照,那是叶庆生被选进校排球队,参加训练时,穿着运动服照的。裴文静就把这张照片镶嵌在自己的小镜框里。叶庆生不好意思地说:“当时穿上运动服特别高兴,就跑到照相馆照了这张相片。照得不好,没想到你还把照片带回来了。”

“照得挺好,挺帅的,我还等着你参加全国大学生排球联赛时到北京来呢。”她笑眯眯地说。

淮河医学院秉承上海老学校传统,为了给国家培养“德技双馨”的医学专门人才,要求特别严格,一门功课不及格就得留级,对全优学生年年进行通报表彰,连续五年全优生,不用考,直接留校读研究生。学校不但开了俄语,还开了拉丁语、日语和英语,学校要求同学们毕业前,一定要掌握好两门外国语。老师说,学医单纯靠俄语不行,一定要学好英语第二门外国语,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医学文献都是用英文记录的。

第一学期叶庆生就拿到了全优。他自从进入大学就已暗暗下了决心,争取连续五年全优,直接读研究生。学校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对中学的学生干部,依然作为骨干安排。叶庆生入学后是三班副班长,他把中学当班长的劲头又拿了出来,鼓励大家为国学习,为学校争光,提倡大家互帮互学,在年级统考中取得好成绩。

有一天,年级党支部占书记把叶庆生和班上的团支部书记一齐喊到他的办公室里,语重心长地对叶庆生说:“叶庆生同学,你学习带头,还组织同学们互帮互学,表现不错,但你怎么不写入团申请书呢?”他又对团支书说,“你要多帮助帮助他。”

“我没有写入团申请书?”叶庆生疑惑地咕哝着,但没说出声。

叶庆生望望年级书记,又望望团支部书记说:“我以为在中学写了就行了。”

年级书记严肃地说:“那怎么行呢?入团自己要主动,一次不行,第二次再申请,第二次不行,第三次申请,要积极靠拢组织,请求组织帮助。”

团支书笑着点点头。团支书比叶庆生只大一岁,可比叶庆生老成多了,他见叶庆生没有表态,急忙说:“占书记是为你好。”

“何况,你父母在台湾,更要经受得起组织长期考验。”年级书记强调了一句。

叶庆生能说什么呢?组织这么关心,自己还不主动?只有捧出自己的一颗心,向组织再次递交了入团申请书,表示一定要争取早日加入团组织。可以说,叶庆生对组织毫无保留,把家庭所有情况和盘托出,连祖父的祖父当过郎中,祖母的祖父当过县衙的押司都说得清清楚楚,但是他怎么搜肠刮肚都无法说清楚自己父母是否真的去了台湾以及他们到台湾去干什么这样的问题,因为他从小记事时就不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谁。父母可能去了台湾,也只是听叔叔这么一说而已。

夏天,位于淮河之滨的校园,在绿树掩映中显得特别宁静,而蝉长鸣不已,声音尤其响亮。“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登高远唱,悠然自得,那是经过4年之久的地下痛苦磨难,才最终羽化成蝉的。叶庆生正在望蝉遐想,尹老师走过来,关心地问:“叶庆生同学,你在干吗呢?”

叶庆生见到是自己敬重的尹老师,忙说:“我在看梧桐树枝间的蝉。”

“哦,好哇。‘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唐朝诗人虞世南所作,命意自高,独尊其品。”尹老师好像猜到叶庆生的心思一样,侃侃而谈。

刚开学时,尹老师就曾找叶庆生谈过。见面就说:“小鬼不错,你高考考了89.9分,我是从死档里把你捡出来的。这么好的学生,竟然没有学校敢要,真是岂有此理!”尹老师是北方人,浓眉大眼,性格豪爽,说话直来直去。叶庆生早就听说,尹老师是校长的得意门生,在大学时就入了党,1958年支援安徽,他就随校长来到淮河医学院。因学校发展需要,尹老师放弃了他热爱的解剖学,不再搞教学,而当了学生科长。他是学校年年评优的倡导者和实施者。

“我们到前面小靠椅坐一下。”尹老师建议说。

“好。”

他不等叶庆生坐下,自个就抽起烟来。好像吃烟是一种享受。他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说:“刚才公布的名单你看了?”

“没有。”叶庆生说。

尹老师拍拍叶庆生的肩膀说:“快去看看。人就是要争气。我就喜欢争气的学生。”

下午,学院高大的八层教学主楼前,已围满了穿着短袖衣衫的同学们。因为,楼前宣传橱窗里刚公布了第二学期各年级全优学生和学雷锋标兵的名单。“叶庆生、孙乐、王卫红……”叶庆生看到大红榜上自己名字赫然在目,悄悄退到人群后面。

“叶庆生又是全优?”

“人家是又红又专的典型,在年级还做过经验介绍呢。”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叶庆生急匆匆地从同学们背后走过,既感到高兴,又有点不好意思。想到刚才尹老师的殷殷希望,心想,学生不以学为主,不争气,那要上大学干什么?记得考最后一门病理课结束时,叶庆生脸色非常不好看,是懊恼,还是担心?他说不上来。只是在看一张病理片子时,血红的一片,是肌肉纤维?还是肿瘤坏死组织?因一时拿不定主意,生怕回答错了。担心这一错,今年的全优就泡汤了。叶庆生这个细微的表情被监考的尹老师看到了,他走过来关心地问叶庆生:“怎么啦?哪儿不舒服?”

“没有。尹老师,我只是觉得没考好。”说着,叶庆生差点眼泪就要流出来。

“那有什么关系,现在不要想得太多,先回去休息。”他一边叫叶庆生先回去,一边又招呼他说,“别忘了,晚上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晚上,叶庆生到学生科时,尹老师已在办公室里等他了。办公室的日光灯很亮,尹老师一改平日和蔼的态度,显得有些严肃地说:“叶庆生同学,你知道我为什么找你来吗?”

叶庆生茫然地摇了摇头。

“我就是想问问你,争取全优是为了什么?”尹老师问。

叶庆生说:“为什么?争气!”

尹老师又追问一句:“争什么气?”

叶庆生一时觉得心里特别虚,虚得就像悬在半空中的氢气球落不到实处。“争什么气?”叶庆生真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不能对敬重的老师喊那些空泛的口号。尹老师也没有从正面讲这个“为什么”,而是从1949年他参军当卫生员,部队保送他到上海医学院上大学,在校刻苦学习,留校当老师说起。他说,他每次考试都很争气,门门全优,可偏偏在毕业外科学无菌操作考试时,消毒好的手无意间碰了一下递消毒手套过来的护士长的手,结果被评为不及格。他说,他回到宿舍里整整难过了一夜,第二天他红肿着眼睛去找老校长。老校长很严肃地对他说:“是你的全优金贵,还是病人的生命值钱?”他说,老校长的话一下子把他问住了,他脑子还没转过弯来,老校长又郑重地说:“学医就是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马虎,因为你将来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老校长还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为没有严格有效的消毒,负伤后感染而死的比战场上战死的人还要多的事例教育他,要想当一名合格的医生,首先就要树立无菌观念。老校长最后语重心长地说:“医学之路就是由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度责任心、高尚道德和高超医术的先贤们开辟出来的,我们就是要培养‘三高’的医学生,希望你不要辜负了我的希望。”“老校长一席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尹科长说。尹科长的现身说法对叶庆生的触动很大,使他真正明确了学医的目的,有了奋斗的目标。

“叶庆生同学,你很争气,这很好。可是不要忘了‘争什么气’啊。”他看叶庆生认真地听他讲完话,才点起一支烟,愉悦地抽起来。叶庆生从他抽烟的样子,看到的是老师的满意、希望和鼓励。

叶庆生上大学时,一大批爱国的革命的励志的书籍和电影纷纷出版和发行,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如许云峰、江姐、聂耳、林则徐、李时珍等不时地激励着叶庆生。到大二时,全国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已蔚然成风,学校里“又红又专”已成为同学们的奋斗目标,一时1968级呈现出“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局面。

这年占书记组织1968级和高年级同学合演话剧《青春之歌》。叶庆生很喜欢《青春之歌》剧本,对林道静那种青年特有的热情和那种为实现真理而不顾一切的勇气倍加赞赏。占书记叫他负责舞台美术和音响效果,他倾注了全力。学院大礼堂条件有限,在设置林道静走投无路,投海自尽那一幕时,用什么制造出雷鸣闪电的效果?叶庆生尝试了几种方法,效果都不好。占书记那天拿来一整张崭新的白铁皮,叫叶庆生在后台对着强光源和扩音器用力抖动试试,一抖效果出来了,真能营造出一位革命知识分子与命运抗争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