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天,ICU抢救的病人有增无减,有活过来的,也有死去的。医生和护士真不容易。文安知道,危重病人三周定生死,氧疗成功是关键。鼻导管、面罩、高流量、无创机械供氧、有创插管,甚至上人工肺(ECMO),不管有多大风险,只要有一线希望,ICU的医生和护士都会使尽浑身解数,与死神赛跑,争时间,抢速度,抢救、抢救!文安和护士长,紧跟着救治病人的速度,围着病人手不停,脚不停,嘴不停地护理、监测、帮助和抚慰着,不喝水,不上厕所,一天下来,贴身的衣服都湿透了,声音也沙哑了,但满脸的倦怠仍遮不住她们的坚强。

昨天上午,文安交接班后,ICU接到通知,6床病人要撤下人工肺,为确保安全,要病房提前做好准备。9时整,防护穿戴完备的文安和护士长都站到了6号病床前,治疗空间一切准备妥当。此时监护仪显示的患者各项生命指标正常,呼吸机运行平稳,而患者身上的股静脉管、颈内静脉管、气管呼吸管、中心静脉管、胃管、尿管和各种微量泵密密麻麻地保护着患者的生命。

病人姓孟,郊区转来的。来的时候状况就不是很好,已出现严重缺氧,呼吸衰竭,说话都非常困难,但意识是清楚的。她丈夫一直把她送到隔离病房门口,见到医生护士,就上前跪下来,求着大家救救他老婆。病人被送进ICU,她丈夫就站在门外隔着玻璃,手里晃着一张纸,纸上写着“老婆坚持住!我和孩子需要你!”文安把她丈夫要传达给她的话,念给她听,她眼泪立马滚了下来。看得出病人很努力想要活下来。

患者住进ICU后,经鼻高流量氧疗仪给氧,症状没有改善,很快上了无创呼吸机,呼吸窘迫情况有所缓解。可是到了第二天,病情开始恶化,戴着氧气面罩,呼吸频率已达到每分钟40次以上,血氧饱和度只有75%,病人窒息感特别明显,医生在与她丈夫紧急沟通后实施了插管。

文安有个习惯,凡病人要插管时,她总是第一时间站到床边。这次为了保证插管成功,文静把气管切开包都准备好了,万一盲插失败,好让医生立刻进行气管切开,通过有创呼吸机为病人供氧。

盲插,病人是非常痛苦的,恶心、呕吐、呛咳,病人自己无法控制。但6床病人很配合,她四肢绷得紧紧的,强忍着插管的刺激。医生叫文安站到他身后去,以减少飞沫感染的风险。文安说:“我没关系,你们更危险。我站在床旁更方便为你递送器械,也能在你导管插进去时,立即把导管端接上呼吸机,还可防止患者无意识地乱动,把身上的管道蹭掉。”

20秒,仅仅用了20秒,插管成功,医生直起腰来,当场就给文安竖起了大拇指。文安高兴地回了医生一个大拇指。

这个病人真是多灾多难,插管呼吸机输入纯氧已三个多小时,就是不见效,血氧饱和度80%都不到,全身因缺氧已出现多脏器衰竭的先兆。救命要紧,立即上人工肺!

人工肺搭建起来后,医生对人工肺的正常运转监控没有丝毫的放松。文安他们也紧张起来,忙完日常护理和治疗,重点巡视6床病人。文安根据医生要求,仔细观察病人的血压和出血情况,及时向医生提供病人实时变化的细节,反复调整输液速度。配合默契,让医生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时间一长,汶川护士小文又得到一个“大拇指”的雅号。

人工肺撤掉很简单,但需要按压住右侧颈部和腿部创口45分钟,既要压迫止血,又不能按压太重,导致血栓形成。文安主动上前说:“让我来。”说着,文安就俯下身用双手紧紧地按压住两处创口,整整按压了一个小时,臂酸了,手麻了,她硬坚持着纹丝不动。医生感动地竖起了大拇指,而令文安高兴的是,这半个多月来大家的辛苦没有白费,6床病人终于挺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