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谋划应势而动,市县联动大显身手
金华广电紧扣“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主题,坚持全媒一盘棋,集中所辖9个市县区广电部门的采编发力量,共同奏响抗疫报道“大合唱”。义乌融媒体中心和东阳广播电视台依托平台聚合优势,推出一系列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报道和新媒体作品,不断增强人们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
聚焦战“疫”一线,挖掘感人故事。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义乌融媒体中心发挥改版优势,整合《义乌新闻》《今晚播报》《同年哥讲新闻》《商贸信息联播》四档电视栏目,从不同角度聚焦抗疫主题,联动出击共同发力,平均每天播发8条到10条疫情防控报道,其中既有权威信息发布,也有现场战“疫”报道,有效地鼓舞了士气。新媒体方面,义乌融媒体中心充分依托移动平台传播优势,在“爱义乌”新闻客户端和《义乌发布》《爱义乌》《义乌交通广播》《同年哥讲新闻》栏目微信公众号上,第一时间发布本地疫情防控通报,让群众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同时,中心还推出《用义乌话教你如何防范新型冠状病毒》《安心在家做“D”切勿出门成为“B”》等20多个短视频和情景剧,广泛普及防控知识,引导市民做好自我防控。上线后立即刷爆朋友圈,短短5天时间点击量超过1500万。
用镜头记录真情,用视频温暖人心。2月4日晚,义乌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聚焦抗疫“硝烟味”最浓的主战场。在这过程中,记者发现并捕捉到温暖感人的一幕:一对年轻恋人隔着玻璃,通过手机通话互诉衷肠。通过采访记者了解到,这对恋人原本打算2020年2月14日登记结婚,可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得不让他们取消了结婚的计划。当晚隔着玻璃的见面,是他们11天以来的第一次约会。根据现场这一感人的瞬间,记者采写了新闻《战“疫”期间最美约会:隔着玻璃看你》,经过电视播出和新闻客户端转发,赢得了较高收视率和点击率,后经人民日报微博和央视新闻公众号转发,点击量超过1800万。许多网友留言:“特别感人,瞬间泪目,致敬白衣天使。”媒体对这对年轻恋人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真情的报道和转发,让白衣天使的大爱充盈了网络空间,为全民抗疫凝聚起满满的正能量。
发挥融媒优势,主流声音入脑入心。东阳广播电视台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不断扩大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东阳广电新媒体注重传播手段和表达形式的创新,通过创作短视频、海报、漫画等形式,先后推出《茶花姐防疫经》《疫情防控总动员》等新媒体作品。其中7集系列短片《应争先谈防疫》,邀请东阳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主任医师应争先,以科学防疫为主题,对当地疫情进行解读,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主动澄清谣言误区,引导群众正确理性看待疫情,增强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节目上线后获得较高的关注度,点击量累计达到40多万。
报纸投递,在疫情防控面前显得不合时宜,而广播、电视可以通过频率、频道传播,成为疫情期间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的主要渠道和载体。特别是农村大喇叭,播报时用上本地的方言,在第一时间发布疫情防控信息,令即使是远在山区不识字的老人也能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同时,大喇叭还利用“广覆盖、靶向准”的特点,对镇村发布有针对性内容,为各地实施差异化精准防控提供支撑。
疫情持续期间,非遗传承人利用地方传统曲艺——东阳道情创作了多部优秀文艺作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精神力量。例如东阳道情《联防联控要做好》,作者以笔为枪,以说唱传情,将抗疫期间一幕幕感人画面,转化成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歌词里这样说唱:“各位朋友听我言,我来给大家做宣传,不说前朝和后汉,说说今天抗肺炎,冠状病毒很厉害,走亲串户易传染”,这些入脑入心的传统土味,透着浓浓的人情味和亲切感。作品出炉后,经过电视台的播放,引发收视热潮,发送到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后,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