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与不足

(一)问题与不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惊心动魄的抗疫斗争对县级融媒体来讲也是一次“大考”和“大检”,同时也对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人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当前,我们县级融媒体单位的人才引进主要是通过有组织的统一招考招聘来实现,这样普遍存在着指标少、周期长、落实慢的弊端。急需的基于融合创新业务的策划创意、新闻采编、播音主持、设计包装、营销推介等优秀高端专业人才因此难以引进和留住。而原来传统电视转型人员,思维僵化、思想守旧、思路狭窄,融合意识、融合技能不强,一些较为优秀的聘用人员在岗位上经过几年的历练提升后,由于人才编制解决缓慢滞后以及待遇不高选择了另择“高枝”,县级融媒单位成了人才培训和培养的“摇篮”。急待探索和改进优秀专业融合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晋升体制机制,以加快提升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2.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

融媒体时代,仍然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但媒体融合发展现阶段,内容同质、功能重叠现象客观存在。从业人员惯性思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环节没有融合,“两微”账号分散、媒介资源整合不够,融合生产程度不高。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自身节目容量小,节目内容单一,深度不够,导致融合和传播不到位;而投入不足、设备老化致使节目生产包装制作档次不够,节目形式和内容老化,对观众缺乏吸引力,从而导致收视率下降,平台影响力日益萎缩。

3.经营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县级融媒体中心初建,本身融合内容的生产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创新能力更是捉襟见肘,很多创意不能实现,更不能变现。近几年来,由于受互联网和自媒体的影响,受车载、移动广告、户外大屏、微信、小报、各种形式的宣传品等广告媒介的影响,特别是受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县级的融媒单位广告“雪崩式”下滑,创收能力大大降低,经营业绩持续下滑,如何突围已经成为一些地方媒体的首要任务。

4.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

融媒体中心属特殊行业,新闻舆论工作具有“四两拨千斤”的精神激励倍增效应,其改革发展也必然不同于一般部门。虽然县委、县政府高层领导非常重视支持媒体融合发展工作,但在顶层设计上没有具体化,缺乏如绩效系数设计、人才合理流动晋升、“媒体+”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不能提供政策依据,缺乏务实管用的体制机制,导致改革进程推进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