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舆论监督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把关人”地位缘何越来越弱?一是新媒体发挥空间相对更大;二是传统媒体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上做得不到位,影响了公信力、传播力的发挥。
解放思想是媒体融合的关键,宜春台先后开展了“解放思想、整顿作风”“假如我是台长,我为兴台作贡献建言献策”等一系列解放思想大讨论。全台上下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合力,确立了必须改革的总思路。同时,确定了“新闻立台、经济活台”的发展目标,确定了“为百姓说话,为百姓办事,为百姓撑腰”等核心办台思路。
加大了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和服务性信息的广播力度,相继开办了“砥砺奋进的五年”“精准扶贫共建小康”等10多个广播电视栏目,共发稿7500多条。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宜春台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许多老百姓反映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得到解决。
据统计,2019年,全年监督曝光类稿件共播发1500条,同比增长一倍。尤其是督查各地各单位“怕、慢、假、慵、散”等问题的系列暗访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如《记者暗访车管所 窗口工作人员“慢、慵、散”问题明显存在》《记者暗访行政服务中心 窗口工作人员“慢、慵、散”问题依然存在》《记者跟随督察组暗访高安建材厂 环保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脱贫攻坚干部作风不严不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住院报销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等,对监督改善干部作风、搭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桥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提升曝光监督类、调查报道类的稿件质量及威慑力,2019年与市纪委合作电视问政类专栏《民生问政》,与市政协开办了《协商议政》节目,实行电视“面对面”民主监督,10家行政单位被现场问政,达到“官员面红耳赤、问题高效解决”的效果,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强烈反响。舆论监督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不是“泄私愤”“贪功利”,而是为了党和政府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为了群众切身利益得到维护,为了推动相关工作的提升。2020年疫情紧张时期,针对一些不理解、不配合、不遵守抗疫措施的现象,宜春台及时组织暗访小组,深入全市各地基层“蹲坑守候”,曝光违反抗疫规定的典型问题,在社会上起到警示教育作用,维护了全市抗疫的良好秩序,稳定了民心,凝聚了力量。同时,在舆论监督过程中不仅仅捕捉问题、揭示问题,还加大了新闻追踪力度,一追到底,让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大大提高了宜春台的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