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媒体全新融合
融合意即“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本文所讲的融合是指几种不同的媒介合为一体。比如将广播、电视合为一体成为广播电视总台,又如将报社、电视台、电台、网络等几个单位合为一个单位即融媒体中心,这是目前最时髦的做法。有些主管部门负责人认为合并即是融合,其实这只是媒介的简单相交,离相融还很远。
那么,市级广电媒体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相融?笔者认为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并逐步在全台探索推行。
一是充分发挥总编室的功能,把不同媒介的编辑集合在一起,达到策划一体、主题多元、内容精准的目的。通过融媒体技术平台敏锐搜索本地相关的热词,对照当地党委政府的宣传要求,解决选题问题。让全体采编人员知晓本周或本日之选题,即编辑部需要什么样的稿件。
二是成立大新闻中心(或称大记者部)涵盖各媒介。虽然宜春台目前还没有在机构上这样设立,但要求不同媒介的记者适应融媒时代的要求,既能写广播、报纸稿,又能发电视、新媒体稿;既能写大稿、深稿,又能写短稿、快稿;既能拍又能写,还能编。允许一稿多用。以媒介用稿量、受众阅览量论英雄,实行绩效工资制。在2020年的战“疫”宣传中,宜春市广播电视台全媒出击,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同频共振,原创节目出新出彩,有效发挥了本地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和服务民众作用。制作了10个广播防疫公益广告、11个原创电视防疫公益广告(含歌曲),有本台主持人防疫公益广告2个、短视频宣传片5个、歌曲MV3个,以及“宜码通”电子健康通行证使用指南等。其中《中国安好》《听,这是曙光的声音》在央视频播出,歌曲MV《曙光》被央视频、学习强国等十多家中央和省市媒体转载,点击量超过10万。H5作品《共同战“疫”!我是中国共产党员,我承诺!》,短短两天时间累计点击率就达35万次。反映宜春市援鄂医护人员奉献精神的新媒体作品《生日,在救护中升华》发布2小时内点击量达到6万+,由于全台全媒出击,媒体融合多维报道效果好,国家广电总局的公众号“国家广电智库”在3月4日以《江西宜春台:全力战“疫”,媒体融合创新再上新台阶》为题发布了本台的宣传举措和工作成效。
三是后期编审人员集中编审。同样实行编审绩效工资制,并以点击率、收视率、收听率为考核标准,计量计分。如若编审人员自己搜集资料、外出采访编审出的稿件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样给予高分。主持人或聘用人员同样参与考核。新媒体的主编、责编与电视广播的编审一人多岗,既审广播、电视稿,也审微信、微博、抖音稿。
宜春台经过实践摸索,已开辟出融媒体的全新工作流程。其融媒体平台项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项目库,获评全国广电科技进步奖和“王选新闻科学技术奖”。媒体融合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经典案例。宜春台的采、编、播、融、传、发、存均在融媒体平台上进行。不少地方的融媒体显示大屏仅供参观展示,而宜春台的融媒体显示大屏除展示外,更是每天新闻节目制作的指挥中枢。宜春台的广播节目不仅仅可听,还是全天候直播,令打开手机看广播成为一种新时尚。宜春台自办的报纸《赣西周刊》,其方正排版系统也通过融媒体平台实现在大屏幕上数字播报,在手机端上数字阅览。不仅如此,宜春台融媒体中心还融入了政府服务功能,如交警指挥系统、12345热线系统、法治频道以及有关缴费、行业发布、回访等系统,在深入实践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宜春台的影响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