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几点启示
一是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设计。每个县区所处的区域、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人口数、城市化程度、媒体发展层次、当地媒体竞争格局,甚至包括地方政府的重视度,从业人员的认识程度和专业水平,都影响着媒体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具体做法。县级融媒体在建设初期,首先要正确领会中央意图,科学研判自身各方面资源要素的实际情况,重点在提升基层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上突破,顶层设计要做到资金投入、平台建设、体制机制、队伍水平等资源要素相互匹配、相互支撑,切莫盲目跟风、虎头蛇尾,最终成为摆设,也不能一筹莫展,错过占领主流阵地的最佳机遇。
二是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中,必须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主动适应新媒体的要求,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建设和互联网、社交媒体、自媒体等多样化媒体互联、互通、互动的技术支撑平台;建设提供各业态节目制作、播出和发布的融媒体采编服务系统;搭建支撑新媒体业务决策和运营的宣传效果监测与评价管理系统;建立融合媒体素材聚合、共享、发布、归档的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中央厨房式”模式的节目制作方式。
三是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县级融媒体中心是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前哨和一线阵地,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这一永恒不变的宣传规律,在内容生产上要做到三个必须:必须要注重内容生产方式创新。扎实抓好全域信息资源的连通汇聚,不断创新创造符合时代特征、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必须要确保生产内容接地气。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百姓,在众多基层先进模范中发现好素材,找到能够引起广泛共鸣的人和事,通过广泛宣传形成全民参与接力;必须要让内容生产反映本土特色。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结合本地资源,仅仅围绕精准扶贫、扫黑除恶、生态环保等当前重点工作,充分挖掘出受众与地方特色之间的共鸣点,加强人文关怀,推出受众喜欢的本土化内容。
四是树立用户导向的服务理念。当前的传播格局下,大多数人聚集在移动互联网上,移动互联网成为传播的主阵地。县级融媒体建设要更好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就要牢固树立以互联网用户习惯、特征、需求为导向的媒体服务理念,抓住移动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做大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量。新媒体内容生产要以用户为中心,把节目现场从演播厅、大舞台转移到老百姓的身边,变“高、大、上”为平民化,增强用户的参与感。要立足官方媒体“公信力”这一存量,依托移动互联网平台,通过提供政务、民生、商务、便民等服务,不断增强用户黏度,真正把县级融媒体打造成为“可看、可用、可信”的基层主流媒体。
五是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紧紧围绕夯实党在基层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这一核心任务,坚持以立为本、立破并举,着力破除不利于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机制障碍,加快构建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宣传工作机制。大胆进行采编发流程、组织管理体系、自我发展机制等多方面的重塑与再造,探索建立规范、高效、灵活的运行机制。特别是在新媒体运营方面,支持以全国资形式成立媒体运营公司,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打通专业技术人才引进渠道,激活县级融媒体造血机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