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美育工作的必要性
(一)美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路径
首先,美育是文化育人的有效助力。文化育人重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文化育人中的美育教育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审美追求,丰富对美的欣赏力、表现力、创造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其次,美育在教育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千篇一律的灌输式教育方式和应试教育在新时代大学生个性张扬、发展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逐渐失去其优势,而美育具备育人资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体验感强化等优势,从创新知识获取方式、增加艺术实践体验、增强文化熏陶感染力等方面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美育是丰富育人手段的有效方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育人育才需要精神信仰和思想引领,美育作为精神通道,结合文化育人,用文化充盈精神,用精神打通文化育人的脉络。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的战略,强调了用文化提升精神信仰的重要性。美育对教育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对高贵品格和文化信仰的追求,也是举善向上的宣示。缺少精神信仰的人很难站立起来,缺少灵魂的教育难以承载育人育才的使命,缺少审美取向的教育往往唯智炫耀,缺少美育生命的环境往往无视人文信仰。
(三)美育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有效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其情感培养和心灵成长,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理性与感性相统一、智识与文化共发展的完整的人为目标。当代青年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普遍出现功利化和唯分数化的思维惯性,在自我完美主义的高压下,出现心理抗压能力弱、孤僻、自私、固执等问题。在这种重利益、轻理想的浮躁状况下,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法以文化人,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心灵。美育与文化育人的融合发展,不仅能提高学生对美好事物的体验力和感受力,也能健全品格修养,更能培养青年学生的大局观和胸襟格局,开阔生命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