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设计和方案设计

二、对象设计和方案设计

(一)品牌VI形象系统

品牌VI形象以皂角树的绿色为主基调,以皂角树为原型,进行简化抽象处理,与树下的书本形象相呼应,寓意打造富有人文书香气息的树下文化空间。

山东建筑大学“皂角树下”文化创意中心品牌VI形象系统

1.标志及释义

设计灵感源于春秋时期孔子杏坛讲学设教。孔子杏坛讲学,收弟子三千,授六艺之学,自古传为美谈,为士林所称颂。翻开的书本寓意将传统课堂搬出“书斋”,营造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及艺术品位的文化育人空间。皂角树的抽象图形,枝繁叶茂,欣欣向荣,记载了艺术学院的发展变迁,体现出品牌的传播性。“皂物家”文创工坊以皂角树果实皂荚为标志。

2.IP形象释义

以肥皂和皂角叶为视觉符号,设计成受青年学生喜爱的懵懂卡通人物,将“皂”字拆分为“白”和“七”,命名为“白小七”。它洁白的身体寓意着艺术学院莘莘学子永怀纯洁之心,勇敢追梦。头上的皂角代表着艺术学科的源头,更有不忘初心之意,寓意着艺术学院师生德艺双馨,道器合一,激扬创新,探索未来。根据白小七IP形象衍生设计出白小七表情包系列、节庆系列、新年贺岁系列、锦鲤和日常系列、文创系列等。

3.文化产品创意设计

(1)皂角树系列

艺术学院党员胡天君教授带领学生设计团队,以皂角的果实、种子等实物和皂角的线条、形状等非实物为设计元素,设计“皂角树”文化衍生产品,不断延伸品牌的文化价值。学生的文创礼品设计定位,重点强调文化内涵,即时的展示效果与传播性,体积小便于携带。

皂角灯具。木条的棕红色与整个皂角的天然色泽相呼应,整个设计质朴自然。以“皂角树下”活动的精神内涵为主题,“皂角树”为意象,微风拂来,悬挂的皂角婆娑作响,在灯光的映照下,整个灯具光影斑驳,充满韵味。

品牌IP:白小七·节庆系列

品牌IP:白小七·新年贺岁系列

品牌IP:白小七·锦鲤和日常系列

皂角灯具

以尺子为创作承载物的设计表达了一种“以尺为戒,常温初心”的理念。皂角图案以皂角成长历程为艺术表现,象征着莘莘学子大学四年在艺术学院老师们的辛勤培育下不断成长的历程。选取天然质朴的竹片作为材料,结合设计本身的思想内涵,运用雕刻的传统艺术手法,精巧细致,便于携带。

皂角时钟。当时针一格格跳动时,时针在一秒秒地流逝;以皂角种子作为数字设计,正是在提醒我们——年少方知惜时。行走的时针走过一粒一粒的种子,记录并见证着每一位莘莘学子的成长与历程、过去与未来。

书签以“春”“夏”“秋”“冬”为主题,通过剪纸的形式富有童趣地展现了“皂角树下”的活动场景。人物造型设计生动夸张,具有装饰感和情节意境。色彩对应四季变换,优雅沉稳。书签上端缀有种子流苏,呼应主题,质朴自然,提高了书签的审美品位。书签的包装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扎染艺术,将四季变化的皂角树装进一份靛蓝梦幻之中。皂角作为最早的染料使用,选取扎染包装也蕴含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美好祝愿。

皂角尺

皂角时钟

皂角书串饰。一轮圆满将四季的更迭和岁月的交替相串联,取圆满顺利之意。四只皂角代表着艺术学院莘莘学子在本科四年中度过的四个春秋。沉稳的绿色流苏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希望,缀以黄铜材质装饰,与上部黄褐色的皂角相呼应。

景泰蓝工艺画。画面主要由两只皂角和校园意象背景构成,皂角为主体,精简而概括;背景由雪山、白云,飞鸟构成,在突出皂角主体的同时也留下了深远的意义。借鉴传统工艺景泰蓝的制作手法,以绿色调为主,结合了“皂角树下”活动理念。整个设计充满传统文化意蕴,表达出艺术学院的皂角,绿叶和远山的意境之美。

皂角书签

帆布包、笔记本和鼠标垫上的印画简约中不失清新,高雅不失唯美,绿色的皂角置于白色的纸上,满怀着艺术学院教师对莘莘学子的期望,希望同学们能永怀希望,永葆初心,茁壮成长。

皂角风举荷耳钉。两个光滑的镀金圆片,似水面上漂浮的荷叶,载着一颗跳动的心,守护最美的花样年华。

皂角书串饰景泰蓝工艺画

皂角文具

树脂吊坠。种子是一切生命的起点,种子的加入象征着我们艺馨学子就如种子一般,蕴含力量,蓄势待发。吊坠的色彩分为绿色、蓝色两种,在制作过程中,颜料自然散开、灵动自然,形成清新纯粹的视觉感受。

皂角月华秋实手镯。皎皎圆月系于伊人手腕,寒来暑往,一颗凝结风与露的皂角豆,带来热爱生活的力量。

皂角饰品

皂角胸章。以滴胶为材料的皂角胸章中包裹着一枚皂角豆,种子是一切生命的起点,种子的加入象征着山建艺馨学子就如种子一般蕴含力量,蓄势待发。

以绿色为基调的,象征着“青春与朝气”,给人以活泼之感;以黄棕色为主的,象征“成熟与升华”,给人以稳重之感。由青葱到沉稳,是四年来不断沉淀的结果,是一代代杏坛人,由青涩到成熟的象征,是历程,也是记忆。色彩以绿色为基调,每一种绿色都有细微的差别,深浅变化丰富,给人以“活泼灵动”之感,是鲜活生命力的象征。

皂角彩色装饰画

皂角相互簇拥,象征着艺术学院莘莘学子之间和谐、密切的关系,给人以团结向上之感。每一个皂角特点不同,象征着性格各异的杏坛学子,也正是每一个人的存在,最后汇聚成为一棵繁茂的皂角树,郁郁葱葱,生生不息。

(2)此间建大系列

此间建大系列产品研发主题是“风物”。此间,来源于宋代苏轼《和王晋卿送梅花次韵》:“江梅山杏为谁容,独笑依依临野水。此间风物君未识,花浪翻天雪相激。”此,指这,这里,与“彼”相对。间,指中间,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此间建大,指1956—2021年65年时空维度下的建大风物。设计中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的形式,形成了丰富的装饰艺术效果。山东建筑大学的标志性建筑物形象,被设计成创意线稿作为底图,包括行政办公楼、图书馆、博文楼、老别墅、火车展馆等,简约含蓄,雅趣长存,绘就了一幅建大校园风物画卷。

(3)建大之眼系列

艺术学院张莉莉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设计的“建大之眼”系列,产品研发主题是“建大精神”。设计灵感来自山东建筑大学校徽中心部位的“建”字。将“建”字图形以品字的组合方式排列重组,构造坚实,符合学校“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作为整个系列文创产品的标准图形延伸使用。

山东建筑大学建校65周年“此间建大”系列文创

“此间建大”校园地理

“此间建大”书签明信片

“建大之眼”标准图形的设计立意:图形中部围合出自然天成的眼睛形态,传达用建筑的眼睛看世界的理念;整体看去仿佛一幢拔地而起的大型建筑群,气势恢宏;又如欲腾空勃发的火箭,预示着学校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蒸蒸日上的美好未来;“建”字单体图形内含“建、大、人”三字元素,组合在一起衍变为“众”字的字形;“众”从三,三生万物,体现出建大师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决心;以学人的胸怀关注以建筑为发散点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从建筑的着眼点来解读文化。

以学人的胸怀关注以建筑为发散点的人文环境、社会环境,从建筑的着眼点来解读文化。“建大之眼”二方连续图案形式,可用在T恤、帆布包、胶带、文具等多种载体上,建大之眼系列文创研发产品包括弘蕴围巾、防撞条、胶带、志愿者马甲、水杯等。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认为接触事物(格物)是获得知识(致知)的方法;颜元也认为“手格其物而后知至”,肯定行先于知。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内涵在学礼中,在学子们使用建大独有的日常小物时,潜移默化,时刻自省。“格物”多用胶带图案,采取“建大之眼”二方连续形式,寓意长长久久,连绵不绝,鼓励学子们以坚韧的精神、严谨的态度待人接物,保持初心,展望未来。“格物”多用胶带采用鲜明的色彩,配合不同的场合及需求使用,可选透明底色或不透明底色,贴在所需物品上。

“建大之眼”标志设计构思

“建大之眼”胶带

“弘”者,大也,有广大、发扬之意;“蕴”者,积也、聚也,有积聚、蕴藏之意。弘蕴围巾礼盒的图形设计采取“建大之眼”为基本元素,使用连续、密集、打破重组等极具形式美感的构成方式,体现山东建筑大学凝心聚力、追求卓越、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整体构图疏密有致,视觉效果上动静结合,简洁明快,彰显时代特征。弘蕴围巾礼盒的配色设计均为高级灰调,根据不同时间节点的流行色系延伸设计,形成系列产品:蓝色调象征深邃博大,红色象征热情奔放,墨灰色象征稳重谦和……展现山东建筑大学与时俱进的风采。“弘蕴”二字音同“鸿运”,作为校礼满载着建大学人们的淳朴情怀。

(4)鎏金建大系列

“建大之眼”弘蕴围巾礼盒

“建大之眼”水杯

艺术学院毛斌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设计的“鎏金建大”系列,产品研发主题是“迹忆”。以学校老建筑为主体等比例缩小复制老别墅、凤凰公馆等历史建筑,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用透明玻璃盒包装。精致的微缩模型,承建大文化之长,谱建筑历史华章。

“鎏金建大”系列盲盒和加湿器

“鎏金建大”系列可组合插座和沙漏

“鎏金建大”系列建大元素图

“鎏金建大”系列建大元素图衍生文创

校庆广场、老别墅等建大地标性建筑放在鎏金沙漏里,黄沙象征鎏金岁月,岁月流逝带不走的是象征建大精神的一草一木。

将所有与建大相关的元素集中在一起,使用文字排版表现,形成标准平面图。从老校红楼到新校老别墅,每一个文字背后都讲述着一段建大故事,同时形成视觉与文化的冲击力。

(5)建大国潮系列

建大国潮系列产品研发主题是“开物”。物不按古,匠心作今。以产品承载国风情怀,汇创意诉说人文历史,用诚心传承建大文化。“国潮”系列是建大艺术学院学子对中国文化、中国元素的认同和传承,表达了学生的民族自信。以建筑精神、建筑人文为核心,形成建筑思维导图,内容涵盖建筑实务、建筑结构、建筑语言、建筑革命等。涵盖建筑各类领域,提取其中设计元素,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产生共情,推出具有中华建筑美学与校园文化气息的创意衍生品。

“开物国潮”系列文创

“开物国潮”手绘茶具礼盒

“开物国潮”砚台

“开物国潮”手绘文人扇

(6)红色文化系列

学红色文化与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相结合。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为学好中国红色文化这门必修课,贯彻落实好“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思政工作要求,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结合艺术学院专业特色,依托皂角树下文化育人平台,开展“小”文创讲“大”党史系列项目,以学生的全面成长为服务基点,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发展史、学习革命精神,增强独立思考、创新动手能力,将思想道德意识和实践性相统一,将学生专业特色与文化育人相结合,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打造具有故事性和文化内涵的文创产品。

建党百年系列文创:办公礼盒

建党百年系列文创:党史冰箱贴礼盒

(7)草木关情系列

草木关情系列是以学校的一草一木和各种景观建筑为主要设计元素。将校园里的人文景观元素艺术化,用板绘的方式卡通地描绘出来。将校园人文景观元素融进文创设计,能够引起师生共鸣,加深学生对学校文化历史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