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美育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六、辅导员美育工作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美育既是德育的重要手段,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德育讲究晓之以理,以理服人,容易流于说教和灌输,使人缺乏认同感和共鸣,而美育则强调以情动人、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可以有力地弥补德育之不足。辅导员在运用美育工作时仍然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一)对美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美育教育机制进一步完善,美育资源基本配套,但美育工作在实施中也仍然更多留于形式化和表面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本身就具有琐碎性,加之高校缺少对美育工作的有力推动,使得美育工作无法发挥作用。其次,学科专业差异化导致美育工作无法受到重视。艺术相关专业,由于自身学科优势使得相关资源具有一定偏移,但暴露出的问题就是辅导员反而忽略美育工作;非艺术相关专业,由于本身脱离艺术,对美育工作更加忽视,从而使得美育工作无法进行。

(二)美育工作体系不完善

美育工作起步较晚,辅导员在实践过程中还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首先,辅导员入职后的培训中缺少美育工作的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这对辅导员来说便如同“摸着石头过河”;其次,与美育工作相关的教材缺少权威性,导致一些理论内容在付诸实践时出现偏颇。最后,对于美育工作在实践中的应用缺少考核力度。目前各大高校在对辅导员的考核指标上,没有明确美育考核的相关内容,这使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对其更加忽视。

(三)美育工作资源相对匮乏

首先,在美育资源获取渠道中,互联网是最为重要的途径,但是,辅导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本身工作繁杂,对互联网美育资源利用率不高;互联网资源内容上缺乏整合,难以有效融合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次,美育资源硬件环境缺乏。审美环境是美育实施中的重要部分,这种环境既包括校园建筑、校园景观、教学设备等物质环境,同时也包括学校的传统精神、校风学风以及学校的规章制度等。这一点可以从国内外名校中得到很好的印证,而这些低配的硬件环境也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育工作的开展。

(四)自身美育能力有待提高

一方面从辅导员自身角度来看,在专业上就存在多样化,其本身大部分是非美育专业,并没有专业的基础打底,加之各自生活环境不同,对美的理解自然各有千秋,在实际工作中所体现的美育水平也大不相同。即便是艺术相关专业的辅导员,实施美育工作的学科优势自然存在,但艺术生特有的个性使得美育潜在了困难。另一方面从活动形式来看,目前各大高校已经重视美育工作的开展,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提高审美,然而活动形式单一、缺少创新,不能激发学生自身能动性,辅导员和学生干部为了达到活动效果强迫学生参加,被动的学生满腹怨言,效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