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育人的特征
具体来说,新媒体时代高校文化育人模式的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时效性和广泛性
在以新媒体为依托的实践育人模式中,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网络平台、实践教学专属微信公众号及QQ兴趣部落等新媒体,获得更丰富、更广泛的实践素材。这样,原来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方式的实践教学以更加生动和立体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更易于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思政课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及时整合、更新和完善各种实践教学资源,使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能够与时俱进,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
(二)开放性与互动性
由于互联网具有共享性和虚拟性,与新媒体平台相融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由过去传统的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变成了教学团队与学生的即时互动,交流方式从面对面转向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立体方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随时随地与学生展开教学活动,从而拓宽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使其更具有开放性;学生亦可在新媒体上浏览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发现问题后可以通过新媒体随时与教师沟通交流,或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使得学生的实践活动更具互动性。此外,微博、微信群和QQ群等互动平台,实现了师生之间“点对面”的互动交流,使大学生群体能够广泛地参与到话题讨论、经验交流及知识竞答等网络实践活动中。在这种大学生群体广泛参与的网络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够产生各种思想的碰撞,而这种碰撞过程无疑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三)完整性和系统性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育人模式不是一个分散化、零碎的概念,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实践方法、内容和过程,又注重实践育人的成效,是一个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此外,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育人模式是一种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的实践育人模式,其组成部分既包括与实践育人各个环节相关的子系统,又包括实践育人活动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因此,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具有完整性、系统性的特征。
(四)主体性和参与性
与传统思政课的实践育人模式相比,在以新媒体为依托的实践育人模式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激发,突出地反映在通过思政课实践教学专属微媒体平台参与网络实践互动活动和利用实践教学平台进行和完成社会实践时,所表现出的自主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微博、微信、QQ群和QQ兴趣部落等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互动环境,更利于学生思想的自由交流和碰撞。对于思政课专属的微媒体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和讨论话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选择,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真正实现了畅所欲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根据自身意志进行取舍和创造的主体性,又极大地发展了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