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文化传承教育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概念
1.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建党百年系列文创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延续性和历史性,具有深厚的底蕴。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荟萃的品质和素养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华儿女的骨髓,指引着中华民族和新时代的中华儿女走向新的征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形成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奋发进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经久不衰的历史文化资源,蕴含着中国哲学、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德育思想,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和发展的养分。
2.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多元的包容性和长久的继承性。中国是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自然经济和生态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就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了中华儿女的创造品质和血脉,继承了前人的优秀品德,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新民族文化。回顾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包容万物的历史。中国的多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地域文化紧密地凝聚在一起,共同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其独特的包容性,中国的文化思想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将继续代代相传。在为未来历史发展和变革进程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的同时,也要保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鲜活力和生命力。中国智慧的传承也需要新一代青年的力量,强烈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是激励青年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体现
在文化创意教育方面,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文化内涵和知识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质,对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文化具有润物无声的作用,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人的熏陶和感染。在文化创意教育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继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价值是激励新时代青年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在文化创意设计过程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创新的形式将传统文化融入设计中,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扩大传播范围,获取更广的受众。在文化创意教育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9]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途径
作为文化创意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元素,并根据产品的功能和预期效果整合相关元素,而不是机械地复制和粘贴,这样才能使文化创意产品合理地表达相关的文化语义。
1.具象转化
形象化改造是将客观、形象的文化元素运用到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是对文化元素的筛选和提炼。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元素大多来自自然和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文化元素往往以实物和客观方式存在,如剪纸、书法、园林、绘画、各种文物古迹等。每一个文化元素都有独特的象征意义,蕴含着无数的故事和情感,要想让文化元素应用于艺术创意设计,就必须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可以设计的元素符号,以便更好地传达地方特色,提炼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是文化创意教育的过程。
2.抽象转化
文化内涵和文化意识形态是抽象的,包括人们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是特定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客观反映,传递着内在的精神力量。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信仰应保持一致。文化创意产品的抽象转化需要设计者通过适当的设计和创造性的使用来实现。文化创意产品的抽象转化设计要将抽象的文化内涵形象化。经过抽象转化后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承载着更深层次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每次使用的过程中体验到文化的内涵和深度,使产品由内而外散发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