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元素——爱校荣校教育
(一)校园文化的基本概念
1.校园文化的定义
学校作为一个文化组织,其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校园文化建设极为重要。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外部环境,能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言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素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奠定基础。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独特成果,是全体师生员工创造和传承的物质和精神遗产的总和。校园文化指学校的办学理念、校训、校歌、办学宗旨、办学思想,通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对上一代的文化内容进行批判和扬弃,提炼、淘汰,传给下一代,逐步积累和沉淀,形成师生共同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精神追求。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精神追求,以及能够反映这些观念的行为方式、制度体系、建筑风格、传统活动等,都在师生员工中逐步积累和沉淀下来。因此,校园文化特质有随着社会文化变迁而发展的共性,也有因学校的构成或特定环境而区别于其他学校的个性。
校园文化是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客观存在于大学的文化形态中。优秀的大学文化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完善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稳定中求变化,在延续中求发展,在继承中求创新。[10]
2.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自主性和多样性。虽然高校文化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社会有较大的依赖性,但高校文化也会按照自身的发展规律形成自己的体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沉淀和演变。自主性是指每个校园文化都被赋予了自己独特的精神。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由校园本身的历史、理念和风格构成的。
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作为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始终适应着时代的发展,体现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我们要想把高校文化建设得更好,就必须对高校文化进行不断的继承和创新。高校作为社会新知识、新行动的聚集地,在社会变革和学校发展的过程中,要发挥探索新事物、形成新文化的精神,使高校文化的发展更具活力和向上的力量。
开放性和辐射性。高校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在思想上,高校可以根据正确的思想指导和意识形态,吸收人类的一切优秀成果。我们的高校也不断与国外高校进行文化交流,跨越地域、民族、语言的障碍,在开放中丰富高校的文化成果。同时,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中,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深受高校文化成果和思想的影响。当受到深厚的高校文化渲染的学生走向社会时,他们会带着这些思想去影响更多的人,在社会上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
3.校园文化的分类
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意志力和行为习惯的体现,高校精神文化是高校通过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独特文化内涵。
高校的物质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主要通过建筑、道路、园林规划和教学科研设备的配备来体现。
高校行为文化是高校文化最直接的外在表现,主要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品质、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行为文化体现在校园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良好的行为文化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实现教学目标;在科研中,良好的行为文化可以引导师生遵守学术道德,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在文体活动中,良好的行为文化可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健全学生的人格。总之,积极的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可以帮助师生个人成长,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良好的关系,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大学制度文化是大学一切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对大学文化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它涵盖对教师、学生和员工的各种规定和奖惩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校规校纪、年度讲课和教学经费申请规定等。大学的制度文化是大学顺利运作的重要保障。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及全体师生员工良好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体现。
(二)校园文化的育人价值体现
校园文化符合文化自信的现实要求,与主流意识形态相统一。符合学校建设的发展需要,符合青少年的审美需求。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拓展学生发展的硬平台,而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是学校物质文化最直观的文化体现。作为校园物质文化的衍生品,校园文化创意产品承载着校园文化的精髓,不仅能体现学校的文化氛围,还能逐步影响生活在其中的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身心健康。在校园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要通过材料、色彩、造型、功能等方面的文化内涵,赋予其文化价值,使校园文化以更轻松的方式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使教育活动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帮助学生将道德感悟转化为道德情感。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隐性载体,具有独特个性、经济实用、丰富多样、文化意味浓厚的校园文化创意产品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使学生将外部文化熏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通过物质满足精神需求,进而形成行为自觉,最终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三)校园文化元素的开发途径
1.校园精神文化元素挖掘
校园精神文化的要素包括学校精神、校训、校徽、学校理念、学校原则等。校徽和校训元素是校园文化创意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元素之一。校徽是最有特色、最易识别的视觉元素,它可以以各种“构成形式”运用于创意产品的设计。校园精神和文化元素也是最常见的基本视觉元素,可以尝试各种元素的组合。
2.校园人文景观元素挖掘
山东建筑大学建校65周年“此间建大”系列文创
皂角系列文创
校园人文景观要素主要包括标志性景观建筑,如雕塑、博物馆、古民居、亭台楼阁等。校园人文景观元素是学校的“门面”,它向外界展示了学校的整体面貌,也是一所学校硬件实力的体现。因此,细化校园建筑的景观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炼”的内容主要有:具有特色的校园建筑或特色建筑的局部结构要素、园林景观要素、环境特征等。这些建筑景观元素可以灵活、巧妙地移植到各种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中,是校园文化元素中的时代代表,是取之不尽的“源泉”。
3.校园自然景观元素挖掘
校园花草是校园中最常见的“装饰元素”,具有“地理属性”。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校园内种植的代表性花草也不同。也有一些学校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引进了一些当地特有的“外来物种”。因此,盛产的花草可以作为特殊的校园文化创意元素,可以形象化地运用到不同的材料和媒介中。校园花草、小动物和校园地标景观元素的提炼和组合,往往是很好的构成形式。
4.校园纪念性元素挖掘
除了有形的图像,如校园建筑,往往还有许多无形的事件和情境的“记忆投射”。例如校庆纪念日、教室、宿舍(楼号或门牌号)、操场、校园咖啡馆、图书馆和电影院,甚至校园食堂里最受欢迎的美食,都可以作为承载“集体记忆”的事物。校园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可以“触景生情”。因此,只要认真思考,仔细观察,校园元素可以有各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