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育人的实施途径及创新

三、新媒体育人的实施途径及创新

(一)加强建设校园门户网站、新闻自媒体网络、文化育人教学网络、网络论坛等基础载体建设

当今社会互联网络信息服务已经渗透到我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信息化的发展也成为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人们已经完全感受到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和高效。在网络全面开放的新环境下,网站也成为展示自我、信息传递、对外宣传的桥梁和纽带。

高校网站的建立,不仅可以创新发展新的教育环境,也成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的窗口和有效载体。在信息化教育时代,现代大学网络已具有了教学管理、网上课程、数据共享、协同工作、对外宣传等基本功能,是中国现代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备途径。因此,高校网站在高校教育和信息传递方面正在悄然无声地发生着根本性变革,且这些变革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校园门户网站,是该校的“网上名片”,是该校达标现场验收时必须要有的,能够表现校园文化、老师风采、学子风貌、教学理念等,反映学校办学实力,通过该校网络,学校是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在教育界起建立新形象新品牌。校园网络,是学校内部对外传播、形象展现和沟通交流的管理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学校校园外部联系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而改善学校校园的外部面貌,增强软实力,提高综合竞争力。而学校网络则是联系校内外的主要渠道,它与人类的相貌相同重要,建立与学校目标一致的教学风格,可吸引更多学子,从而实现更大的教育发展。所以,这也是学校网络建设计划的榜样要素。与此同时,学校网络的建立给老师和学校供给了交流与互动的机会,冲破了传统课堂的束缚,甚至是来自各地的学校与老师也可以聚在一起,有机会一同讨论。这些载体也是展示学校形象和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在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实践中,校园新闻网站是一个重要的载体。要充分认识校园网络信息传播规律,提高网络文化育人水平,建设影响广泛的校园网站,引导高校网络文化发展方向,抑制有害信息的负面影响。

(二)高度重视以微媒体为依托的校园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建设工作

微媒体是目前以微博、微电影、微小说、微信、微电台等为代表的“微”事物形成的媒介矩阵,以去中心化、草根化、开放式的理念吸引大学生群体的参与。虽然博客、论坛和网站等都是信息发布的重要平台,但是相比之下,QQ、微信和微博所具有的便捷性、交互性和时效性更为突出。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将所见、所闻、所感通过简短的文字和图片通过微媒体发布。在新媒体时代,微媒体具有强大的融合性和高效的传播力,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构建以微媒体为依托的网络实践平台,是新媒体实践育人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一方面,开通新媒体文化育人活动专属微信公众号、微博及QQ兴趣部落等,定期发布与思政课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组织学生针对微媒体平台所发布的问题,进行网上的“微竞赛”“微讨论”“微辩论”及“微演讲”等网络实践活动,从而增强思政课实践育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有效引导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同时可以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建立思政课实践专属的微信群、QQ群,开辟师生互动交流的微媒体平台。微信群、QQ群等微媒体互动平台可以有效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畅通师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渠道,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便于教师及时解答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疑惑,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新媒体文化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例一: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微信平台

微媒体社交平台建设充分调动了高等院校学生主动接文化育人的主动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学员资讯接收的效能,学生们对新奇事件往往比较感兴趣,利用微信、微博等资讯的时效性,可以让学员更迅速地掌握国内外的思想政治大事。共青团中央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让爱国旗帜永远高扬,礼赞70年新中国》的文章,用视频及文字表达对新中国的赞美。

高校育人工作者在育人中建立与教师交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鼓励学生们针对社会政治事件展开讨论,能够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稳固,从而培养他们对社会政治事件的关注。另外,高校教师还应该通过学校内部针对重大事件的讨论,训练学生对社会政治事件的分析能力,从而指导学生准确地理解事情的实质,培养高校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理念。

实例二:辅导员南航徐川微信公众号

传统的教育方法只局限在上课的形式,老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调,学员的积极性也不高。在传统的思维教育课程中,老师是教育的主导,老师传授给学员仅仅是知识点与理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有限,学习效果也不好。辅导员徐川在微信公众号上通过新媒体育人,突破了传统教学工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缺乏,通过利用智能手机和平板计算机等高端电子产品,对学员进行即时教育,发布有关时政、文化节日、学生生活需求问答等的推送,把思维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经验相结合,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文化引领效果大大提升。

通过微社交平台的构建,新媒体育人打破了传统单一课程的缺陷,在学校文化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文化教育理论正是希望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把思想学习理论更加充沛地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让他们更加充沛地认识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微平台的建立与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社会实际活动更加紧密结合,而文化育人本身也是为了缓解他们在工作、学习和工作生活当中所面临的现实困难。

(三)新媒体育人矩阵建设

1.抖音

抖音平台,是由字节跳动企业孵化的一个歌曲类创意短视讯社交软件。生活中的精彩瞬间都可以是短视频的题材,抖音通过大数据算法,把海量碎片化短视频“排列组合”,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抖音具有智能算法内容推荐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内容的精准传播。抖音通过大数据分析,分析评判,充分利用智能算法,在视频内容推荐上,抖音能够根据算法模式充分分析用户的特点和喜好,“抖音模式”正在重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娱乐模式。

文化队伍的一部分成员——高校辅导员,也将抖音当作育人平台,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将自己生活、工作中的有趣事情、经验分享、教育引导等内容传达出来,让学生在快乐中接收思想引领。

2.B站

哔哩哔哩,英文名字为BiliBili,又称B站,现是国内外年轻一代最高度聚合的文化社群与视讯网络平台。B站早期是一家ACG内容创造和共享的视频服务门户网站,ACG是指动画、漫画、游戏,之后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围绕着用户、创作者和内容,逐渐形成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优秀内容的优秀文化生态系统,B站现已覆盖了七千多种兴趣圈层的多元文化人文社群,内容涵盖范围广,且重视高质量原创。创作者和用户之间的良好互动关系是B站建构优质内容生态系统的基石,活跃的B站UP主们的投稿、互动与粉丝们的分享、点赞、留言弹幕、二次创作行为是B站内容生产的重要一环。内涵文化是B站的核心竞争力,B站用自己对二次元文化以及广大青少年族群的审美理解力牢牢把握住了互联网新时代,在内容选取上更具有包容性,在二次元的核心文化基础上,吸纳了广大青少年族群所感兴趣的更多内涵文化。在原创内容方面,B站更重视把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到创作中,注重以作品促进我国先进青年文化产业的创造和发展。

目前,在B站用户中,以“90后”和“00后”为主的“Z世代”占据主流地位,通过会员测试的B站正式会员人数达到4530万人。而据2019年的第44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至2019年6月,中国网友规模为8.54亿,Z世代(10—29岁)的网友占比为百分之41.5%,约为3.55亿人。B站在Z世代中的人口渗透率约为12.8%,从发展趋势看,渗透率将持续提高,增长潜力巨大。在QuestMobile统计的Z世代偏爱APP榜单中,B站独占鳌头。Z世代是生长于移动互联网的一代,恰逢经济腾飞、消费升级,而且经济水平和消费意识都较前代更强,且Z世代大多还未有太多的压力,付费能力和付费意愿较高,版权意识较上代人显著提升。

过去三年,B站在用户构成方面的改变很明显:2016年,B站上25周岁以上的用户占比约为10%,其中56%的用户来自一线城市;而如今B站上18—35周岁的用户所占比为78%,2019年一季度新增用户中则有54.3%来自三四线城市和乡村。这表明在纪录片、科技、数码等B站“硬核”分区和内容的引导下,B站的年龄结构和人口分布已经呈现出更加成熟化、全面化的趋势,成功覆盖了更大范围的目标群体。此外,“10后”的青少年用户是B站未来核心用户的重要来源。为了帮助这一批使用者更加正确地利用B站,2019年5月30日在中国国家网信办的统筹引导下,B站上线了儿童防沉迷模块。通过上线的儿童模块,B站有效促进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承担了更多的企业社会责任,也为未来用户的获取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90后”“00后”成为互联网主要使用者的时代,B站一贯以包括ACG番剧(网站上传)、UGC视频(UP主上传)等优质、独特的视频内容不断吸引流量,再提供和受众人群属性匹配度高的商品服务,实现流量变现。B站的建立使得广大Z世代青年集结于此,这就使得不同种类的视频作者争先在B站上开通自己的账号,发布很多关于青少年软件学习、课程分享、教育引导类等视频,让青少年通过线上看场视频的方式感受教育引导。

3.小红书

“小红书”由毛文超和瞿芳创建于2013年,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共享网络平台,在“小红书”使用者能够透过短视讯、图文等多种形式记下日常生活的点滴,共享日常生活笔记到“小红书”的社群中,与其他用户实现交流。而社群中的日常生活笔记内容则涵盖了时装、护肤、化妆、食品、旅行、影视、阅读、健康等不同的时尚生活领域。除此之外,“小红书”中的使用者还能根据自己的购物需求在“小红书”商城中购买商品。因此,“小红书”是综合“社区+商城”两个属性于一身的家庭生活共享网络平台。

小红书主要将受众群体确认为生活在一、二线都市中的妇女,并利用庞大的算法功能,通过平台自主地按照用户的笔记标签分发流量,并进行对用户的个性化推送,以满足多样的消费需要。小红书拥有强大真实的口碑库,通过网红、明星的入驻,增加平台用户的黏性,进一步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小红书用户所发表的作品,内容优秀而且丰富多元,因此小红书官方平台也会收集并发布内容优秀的小红书笔记,以供查询人进行浏览。另外,在小红书平台中的所有视频等均显示其观看数量,使用者在浏览时也可参照观看数量。小红书内容不仅包括美妆、个护等,也有电影、时装、数码等,栏目内容齐备,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要。在搜索栏内搜索“教育”后,相应的教育类作者就会被推荐出来。

(四)新媒体育人和线下教育资源相结合

每个大学生都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并且总是受到虚拟社会的影响。线上育人与线下教学各有利弊,但加强两种教学模式的融合是当前新媒体文化育人的主要趋势。大学校园网络中大学生反映的问题也需要由教育工作者在实际线下工作中解决。所以,应该继续发挥传统线下育人的优越性,并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育人模式,实现网络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共同发挥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