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目标
教育目标是指通过教育,实现教育者所期望达到的某种结果或状态。它对于人们的行动具有导向、激励和规范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施加影响的过程。为了保证该过程能顺利进行,必须建构一个切实可行的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总目标。这一目标的制订既要考虑到现在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目标是:提升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使其个性和谐;提高其社会适应性;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能力;解决大学生在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发展性问题;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在总目标下,还应根据不同年级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分别提出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点,如大一侧重大学教育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学习方法、性心理等,大四侧重职业心理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