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卿桐山济生录》简介
《上卿桐山济生录》这本书是由.阮诗玮主编创作的,《上卿桐山济生录》共有101章节
1
林上卿简介
林上卿,男(1914.2—2000.8),号林缄。福建省福鼎桐山人,祖籍福建省安溪县官桥镇赤岭村。原宁德地区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幼时随祖迁居浙江苍南县马站蒲亭,读...
2
阮诗玮简介
阮诗玮,男,汉族,1960年3月生,福建周宁人,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和美国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第二届福建省名中医,第六、...
3
前 言
我的中医成长之路上,除了院校学习和临证摸索之外,还跟随过林上卿、陈荫南、黄农、汪济美、肖熙、范德荣等老师学习,从各位老师身上,我学到了许多诊治疾病的真知灼见,受...
4
目录
目 录 林上卿简介 阮诗玮简介 前 言 苏寿仁医事轶闻 浅谈桃花汤的运用 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 四逆散证属少阴病么 一、病和证 二、阴枢和阳枢 三、...
5
苏寿仁医事轶闻
我幼时从吴品三、金雁翔二位老师学医,他们均就学于苏寿仁老先生,常向我口述苏老之医事,传授他济生之术,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苏老生于公元1818年,寿享83岁,闽...
6
浅谈桃花汤的运用
临床上要运用好一个方剂,首先必须把握它的主证和功效。关于桃花汤的主证,后世医家看法不一,有提出阳热内攻者,有主张下焦虚寒者,亦有抱怀疑态度者。 提出阳热内攻者,...
7
大剂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
1971年夏秋,闽东、浙南一带,小儿喘憋性肺炎流行,该病系病毒感染引起,西医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麻黄素等处理,多致不救,夭折无数。当时我在福鼎沙埕公社卫生院,...
8
四逆散证属少阴病么
四逆散证列于《伤寒论·少阴篇》,是宋·赵开美校刻本的原书面目。曰:“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318条)...
9
一、病和证
四逆散证列于少阴篇,又称少阴病,是病的问题;四逆散治疗的证候范围,是证的问题。要了解四逆散证到底是不是少阴病,必须把病和证分开。 病指病象,证指因机。仲景论病以...
10
二、阴枢和阳枢
要明确四逆散证是少阴病还是少阳病,必须认识阴枢和阳枢。少阴阴枢和少阳阳枢,是少阴经和少阳经的两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方式。从阳向阴,从上向下,从外向内,为阴枢的枢转方...
11
三、少阴病的提纲
怀疑四逆散证是少阴病的原因,对少阴病提纲的体会也是一个问题。许多注家认为,仲景设立六经提纲各一条,目的是作六经病的主证,其余条文都是附加证,所谓少阴病三浮,即指...
12
四、四逆散与小柴胡汤
再从方剂组成来看,四逆散与小柴胡汤,药物虽然相近,但方剂组织完全相反,小柴胡汤为阳枢的主方,重用柴胡为君,升发少阳之气,以姜、枣、人参调中益气助其升发,其中虽有...
13
温经汤的临床运用
温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顾名思义,它有温通奇经八脉的作用,是妇科一首常用方剂。用之得法,取效若神,现将本人临床运用的点滴体会,做一简单...
14
一、组成与功效
温经汤由吴茱萸9克,当归、阿胶、川芎、芍药、人参、桂枝、牡丹皮、生姜、甘草各6克,半夏15克,麦冬30克组成。以半夏、吴茱萸、桂枝、生姜温经散寒,化浊通脉;合甘...
15
二、临床运用指征
余常用温经汤治疗妇科虚寒性疾患,包括月经不调、闭经、崩漏、痛经、不孕、子宫肿瘤等,证属冲任虚寒、瘀血内停者。因妇人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不足,则其...
16
三、病案举例
例一,陈某,女,36岁,已婚。1963年3月15日诊。月经先后无定期,经常淋漓不断,与白带交替而下,体形衰弱,少腹冷痛,经温州某医院诊为“子宫肌瘤”,欲行子宫全...
17
乌头汤临床运用经验
乌头汤出自《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篇中,曰:“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煎主之。”我临证50余载,对于风寒湿所致的历节痹痛,每以此汤变通化裁而投之,多获立...
18
一、方剂组成
《金匮要略》载:麻黄、芍药、黄芪、炙甘草各三两,川乌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咀前4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
19
二、方解
方用乌头祛寒胜湿止痛,麻黄发表宣痹,芍药、甘草缓急舒筋、和营安中,黄芪益气固卫、牵制麻黄之过于发散,白蜜甘缓、以解乌头之毒,须三倍于乌头并且久煎,方能稳妥。诸药...
20
三、辨证运用
临证用药,贵在灵活变通。余运用乌头汤分为6种情况:①寒重,表现为疼痛剧烈,重用乌头,即取重剂。②湿重,特点是肿甚,取中剂,加二术。③挟风,疼痛游走不定,取轻剂,...
21
四、典型病例
(一)历节痹痛,偏于寒重 李某,男,42岁,农民,浙江平阳人。1978年3月10日就诊。 患者以抓鳖为生,2年前出现右手指麻木,疼痛不能屈伸,逐渐加重,并向上发...
22
凉膈散的临床运用
凉膈散载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连翘1200克,大黄、朴硝、甘草各600克,栀子仁、薄荷叶、黄芩各300克,竹叶3克,蜜少许组成,它有清上泻下而凉膈的功效。就...
23
谈谈乌金散
乌金散系民间验方,由黑、白丑组成,具有化痰散结、泻下去积、利水消肿的功能,临床上用于气血郁结、痰饮阻滞、三焦塞壅、浊阴不降之病证,疗效显著,似乌金之珍贵,故而得...
24
一、淋巴结炎
林某,男,32岁,浙江平阳人。1962年5月间,右腹股沟红肿而痛,摸之灼热,质地较硬,呈梭形,长三寸许,尚未化脓,右足不能伸直,大便秘结,小便黄,体温38.5℃...
25
二、扁桃体炎
黄某,女,25岁,福鼎前岐人。1976年5月6日就诊。患慢性扁桃体炎3年,反复发作,西医决定手术切除,为避免手术痛苦,前来我处求治。两侧扁桃体Ⅲ度肿大,吞咽困难...
26
三、急性乳腺炎
连某,女,23岁,福鼎沙埕人。1977年2月5日就诊。乳部红肿热痛,发热(体温38.5℃)、恶寒4天,苔薄白,脉数,乃热毒蕴结肝经,气血郁滞,拟用乌金散,黑白丑...
27
四、乳腺增生
陈某,女,28岁,福鼎沙埕人。右乳肿块数月,经某医院病理切片检查,为乳腺增生,住院2个月,肿块缩小,质地变软而出院。3个月后,肿块又增大,而邀余诊。右乳肿块有碗...
28
五、肝硬化腹水
林某,男,45岁,浙江平阳人。单腹胀一年多,某医院诊为肝硬化腹水,西医治疗效果欠佳,于1973年6月3日邀中医诊治。其人腹胀如鼓,两胁胀痛,饥而欲食,食则胀甚,...
29
六、癫痫
薛某,男,8岁,福鼎沙埕人。1972年3月2日就诊。患癫痫已月余,一连发作3次,发作时两目直视,两手抽搐,神昏不语,口流涎沫,舌脉正常,拟为气逆痰壅,神机闭塞,...
30
七、小儿疳积
连某,女,3岁,福鼎沙埕人。1975年7月6日就诊。腹满月余,面黄肌瘦,不能步行,啼哭不已,大便秘结,小便时如米泔水,舌上虫斑,指纹至气关紫而沉滞,乃虫食积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