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虚实从脉症中求

二、别虚实从脉症中求

产后发热之因,在于损滞两端,损则为虚,滞则为实,何以别之,当从脉症中求。

(一)脉

1.虚:“或浮洪或沉细或无”,虽“洪大重按如无”,是气血两虚;“两尺浮大,按之微细,此因命门火衰,不能生脾土,脾土不能生诸脏而为患者。”

2.实:“脉紧而弦”,乃瘀血内阻,更伤寒邪;“左手弦大,微有寒邪,右手弦滑不匀,饮食痰火也”,“脉弦而洪数……此产后热入血室。”

(二)症

1.发热的时间:“热来复去,昼见夜伏,夜发昼止,不时而然,是无火也”;“热动复止,倏忽往来,时动时止,是无水也”。“潮热夜则恍惚谵语,发热夜甚,为瘀血所致。”

2.面色:“其面或青黄,或赤白,此虚寒假热之状”“面色黧黑”,命门火衰也。“面色青中隐黄……此肝木侮脾土。”

3.舌:“舌黑如炲,燥无津润”,乃“燥剂搏其血内,热而风生,血蓄。”实则或有瘀点瘀斑,夹食积则苔厚腻,虚则淡无华。

4.腹痛:“欲按其腹,以手护之”为虚,“腹按不胜手”“按之小腹急痛,知瘀血未尽也。”性质上,“时有刺痛者,败血也”;隐隐作痛者,乃虚也。

此外,恶露不行“狂言叫呼,奔走拿捉不住”为败血攻心。“大便不通,尤属气血虚弱。”“若肌热大渴引饮,目赤面红,此血虚发热。”“四肢发热,或形气倦怠,此元气未复,湿热乘之故耳。”可见,《女科证治准绳》除运用四诊八纲外,还寓“三审”之意,告人不可偏执一脉一症。“三审” 即先审少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之有无;次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再审乳汁的行与不行,和饮食之多少,以查胃气之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