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窄性膈疝治验一则
赖某,男,42岁,农民,福鼎籍,住院号 21301。
患者以反复上腹闷痛8个月,暴发绞痛2天为主诉,于1983年10月20日入院。诉于入院前8个月,不明原因出现上腹部间歇性闷痛不适,胸闷恶心,食欲欠佳。入院前2天吃“酸臭饭”后,下田耕地,俯屈操作,过3~4小时,暴发上腹部剧烈绞痛,而后弥漫全腹,宛如刀剔,辗转反侧,坐立不安,呼号不停,放射至右肩胛,伴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即送入县医院急诊,X线摄片提示:“正位片见右肺底部类半圆形阴影,突向肺野,上缘锐利;侧位片见右膈面有一7cm×9cm圆形阴影,突向肺野基底部位膈下。”透视见“右膈运动受限,平卧位阴影形态及位置无改变,两膈下未见游离气体,腹内肠管明显胀气,未见液平面”。意见“右膈膨出性质不能肯定”。经科室会诊,拟“膈疝嵌闭”,须行胸外科手术。缘该院条件所限,未经特殊处理,更因病家经济困难,不能远送,而转入我院,要求中医治疗。病者两日来未排气排便,伴有发热(体温39~40℃),无汗,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端坐不能平卧,小溲短赤,否认畏冷、呕血、黑便等。既往无胆囊炎、胆石症、溃疡病、外伤、手术史等。有烟酒嗜好。家族史无特殊。体检:体温39℃,呼吸40次/分,脉搏90次/分,血压110/90毫米汞柱,神志清楚,急性病容,表情痛楚,端坐体位,巩膜黄染,呼吸急促,口周发绀,右胸叩诊浊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浊音界无异常,心率90次/分,节律正常,心音强,未闻及杂音和病理性第三心音,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3分钟未闻及肠鸣音。叩诊无移动性浊音,肝浊音区缩小,肝脾扪诊不满意。化验:血红蛋白(Hb)10克/升,白细胞(WBC)2100/立方毫米,白细胞分类(DC):中性粒细胞(N)87%,嗜酸性粒细胞(E)1%,淋巴细胞(L)12%,X线透视:“右肺野纵隔旁见边缘模糊阴影,右膈面模糊上升。左肺及心脏阴性。腹腔中等量郁气。”病例讨论认为:属绞窄性先天性右侧摩甘尼孔膈疝,病情危重,按西医则急需行胸外科手术。
余诊视后曰:“望其面色暗黄,舌偏红苔腐腻;闻其声高气粗,口气臭秽,气短息促;切其脉候弦紧,按之‘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且大便二日未行,小溲短赤。忆仲景《伤寒论》138条、141条所云……此乃水热互结之大结胸证,当用大陷胸汤,峻下泻热,逐水破结。”主张可以中医保守治疗。遂拟:大黄(后入)、芒硝(冲)、葶苈、杏仁、川厚朴各10克,甘遂2克(研冲),水煎服,一剂后感觉稍舒,腹部可闻及肠鸣音,乃药中病机,更进一剂,肠鸣矢气,得快利,大便6次,小便9次,量多臭秽,痛减大半,少腹硬满即解,身热减退(体温37.6℃),腐苔转退,脉弦缓,余心下硬满痛,拒按,继以小陷胸汤合枳术汤化裁:川黄连6克,瓜蒌、半夏各15克,枳实、白术、薤白各30克,4剂后体温正常,心下硬痛渐消,可胜重按,食欲增加,二便自调,睡眠尚可,巩膜黄染渐退,再守上方加枳实、白术至60克,神曲10克,麦芽30克,12剂而安。
讨论
1.膈疝是指腹腔脏器(胃、结肠、大网膜、小肠、肝、脾、胆等)穿入膈肌进入胸腔。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先天性膈疝是胚胎期发育缺陷所致;后天性膈疝是外伤或食管裂孔组织松弛引起。绞窄性膈疝乃于膈疝基础上发生胃肠道绞窄性梗阻。本例发生于右侧摩甘尼孔(即胸骨旁孔),疝入的大多为大网膜、肝、胆,以及胃肠等,所以X线下见半圆形膨出,有胃肠梗阻的表现,胆囊或胆管嵌闭则病痛放射至右肩胛及黄疸等,右肺受压故见气急、紫绀等。
2.祖国医学认为,大结胸证的形成,乃因宿有水饮留滞,邪热内陷,水热互结而成。其表现如《伤寒论》138条曰:“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侬,阳气内陷,心下因硬”,141条曰:“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概括了绞窄性膈疝的主要症状和体征,素有水饮之人,可表现为胸闷恶心,食欲欠佳,脘腹痞满,甚至气短心悸等,而先天性膈疝病人往往也有这些表现。因此,笔者认为,绞窄性膈疝属于中医大结胸证的一种类型,值得进一步探索。
3.大结胸证,水热互结,或夹杂宿食胶滞,阻遏气机,不通则痛,有暴绝之危。逐水破结,通下导滞,迫在眉睫。虽硝、黄有将军之性,亦恐太缓,更须甘遂,暴破之猛士,方能胜任,故张锡纯曰:“大黄、芒硝力猛,开痰消热,但难奏效于顷刻,少佐甘遂,其性攻决迅速异常,三者合方,立能肃清其空旷之府,使毫无障碍,乃霹雳之手段也。”《黄帝内经》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中病即止”,因此,《伤寒论》用大陷胸汤时告诫:“得快利,止后服。”饮之与痰同源异态,仅稀稠之分,饮家每夹有痰,饮可速去,痰宜缓图,所以,“止后服”后,就以小陷胸汤辛开苦降,化痰消结,或有水饮夹食滞者,遵《金匮要略》“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以健脾消食,助运利水,行气散结,此乃笔者治疗大结胸证的一般过程。本例系水饮食滞与邪热互结而成,故先投大陷胸汤加味以速决,继以小陷胸汤合枳术汤化裁善后。
4.关于结胸症的病因,《伤寒论》所说系由表证误下所致,而临床不因误下而成者,有之;或先无外感即发者,亦有之。因此不必拘泥,但见其脉症,有是证则用是药。如绞窄性膈疝可因体位的变化而发,或外伤而成,许多能使腹腔内压升高的因素均可导致。
总之,根据《伤寒论》结胸证理、法、方、药,分析治疗绞窄性膈疝,不管在国内或国外,均为少见,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