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高校预算管理的特点

2.3.3 高校预算管理的特点

1.以宏观社会效益为目的

公办高等学校作为一种非营利组织,其业务运作不是以追求盈利为目的。不同非营利组织之间的预算管理有着不同的目标,公办高校预算在总体上以宏观的社会效益为目的,凸显社会公益职能。

2.战略引导,重点突出

战略引导是指高校预算管理应当服务于既定的中长期发展战略,每年年度预算目标的下达应当依据其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在此基础上优化配置其资源,从而实现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的目的。而重点突出是强调高校预算管理涵盖了教学、科研、后勤等各个环节,但预算管理应分清主次,教学科研作为高校的核心工作,高校应将有限的资源向教学科研活动倾斜,重点培植,这样才可能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3.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我国高校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保持预算收支平衡也是高校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要求。由此,高校预算管理要求做到收入预算坚持稳妥可靠,支出预算坚持统筹兼顾、确保重点、勤俭节约、不留缺口,实现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