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5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1.根植行业,财税培训
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加大,减免农税政策、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级财政用于“三农”资金的规模越来越大,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容越来越多,基层财税工作任务不断加重,对基层财税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客观上要求加强基层财税队伍建设,重点任务是加强基层财税干部培训工作。
2.携手兄弟院校,辐射提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进应用型教育建设,着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教育体系,应用型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型学校加强师资力量,优化教学实训资源,强化专业课程建设,为学生搭建通往专硕层次“立交桥”的诉求日趋强烈。本科、专硕教育携手,将财经类应用型教育的优势资源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实际,可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财经技能与管理的困境,引领财经类应用型教育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3.进乡入企,管理咨询
B财经应用型高校所在省农村小规模家庭经营,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的特征比较明显,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水平不高;绝大多数农民是在维持简单再生产,与市场经济之间没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联系;农民收入低,增加收入困难;农民消费水平低,缺乏服务需求;农村缺乏吸引力,人才、资金等资源流失严重;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影响制约农村发展;“三农”中存在着规模效益、最佳投入、产品周期、市场策划、资金筹措、市场销售、乡村债务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在市委、市政府大力培育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引领下,市中小微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小微企业数已占企业总数的95%,为当地经济发展、税收收入增加、提升就业率等诸多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在“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财务主体尽其所能追求财务利益最大化,但由于会受到信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中小微企业的财务行为难免会出现盲动性、滞后性,这不但会造成财务主体利益受损,而且对产业整体协调发展非常不利。管理咨询服务于乡镇及中小微企业,弥补其能力的不足,减少其决策的失误,客观上减少了盲目性,修正了市场反应的滞后性,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不仅是提升中小微财务运营能力、综合管理能力、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而且还可以给客户提供一个认识、学习财务、金融、营销知识技能的机会,对于提高客户能力、促进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乡镇及中小微企业迫切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为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4.继续教育,基地建设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要求现代会计必须随之转轨变型,由报账型向管理型、决策型转变;由事后型向事前、事中、事后型全过程转变;由被动型向能动型、自主型转变;由传统手工方法向现代高科技、网络化、规范化转变。适应形势,更新知识,不断进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是提升会计行业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B财经应用型高校每年承担的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助理会计师和会计师培训近5000人次。2010年受省财政厅会计处委托,由该校负责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三门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命题工作。该校还是省会计系列职称考试及西部其他省份会计职称系列考试阅卷基地。
5.构建终身职业教育体系,提升社会服务的质量,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利用学校现有的政行企校合作平台,研究本科会计专业以及专硕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招生制度、评价机制、教师培养、行业指导、集团化办学方面对接的概念框架,打通会计职业教育的通道。根据人生发展历程和职业发展规律,进一步区分、细分本科会计专业、专硕会计专业各自的“服务域”和“发展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改革。利用会计培训教育的平台,加强各级会计师资格的培养力度,并吸引会计专业毕业生和在职人员回校深造,以应对产业结构调整及职业生涯的变化。
会计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资金投入84万元,具体资金投入预算情况见表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