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国外高校预算管理经验

5.1.1 国外高校预算管理经验

高校预算管理问题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包括美、英、澳等)研究得比较早,也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如:Carl R.Borgia、Randolph S.Coyer(1996)研究了美国高校实施的绩效预算管理改革,在肯定改革取得成功的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Robin Naylor、Jeremy Smith、Abigail Mc Knight(2003)等针对英国高校实施的绩效预算管理体系,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实证研究,在指出存在问题的同时也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近年来,高等教育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被列为教育发展的重点,各国不断加大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投入,高等学校预算管理也因此成了专家学者们的研究热点问题。下面结合国外研究现状,以美国、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发达国家为例,从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控制和预算绩效评价等方面对其预算管理的做法做以下梳理[1]

1.美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

美国作为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其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也是相对比较完善的。其预算管理的主要经验包括:

(1)预算管理体制方面:在美国,高校普遍设有类似预算管理委员会职能的专门负责学校预算的管理机构。该机构在组织与管理学校预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随时向各部门提供有关预算管理的信息。

(2)预算编制方面:美国高等学校的预算编制必须基于学校的事业发展规划,且重点突出,将有限资源优先用于重点建设项目,并讲求成本的最小化和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3)预算执行控制和绩效评价方面:美国高等学校重视同等院校的比较分析,即选择在办学规模、条件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类似的同等院校,以其作为参照物,运用横向对比来反思本校在预算管理方面是否存在着问题。预算绩效评价方面主要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了绩效预算管理,建立了绩效评价体系,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澳大利亚高等学校预算管理

澳大利亚高校一般都会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和制定明确的预算管理制度,并将预算管理作为落实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其预算管理的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加以借鉴:

(1)预算管理体制方面:澳大利亚高校的预算管理有一套规范的管理程序。年初首先由财务部门依据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并结合下一年度的预算影响因素草拟出下一年度预算的初步方案;其次由学校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学术委员会对草案进行深入的研讨论证,并征求各方面的意见;最后提交到学校的最高管理层审批通过。

(2)预算编制方面:澳大利亚高校非常重视资金分配与工作之间的责权匹配关系。预算资金如何优化配置的主体是所属的二级学校。学校按照合理的方法将预算资金划拨到各二级学校并由其自主分配,因此,各学校院长和系主任被赋予了相应的人事和财务管理权限,进而充分调动了各二级学校的工作积极性。学校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只充当为二级学校进行服务的角色而并不能为其做出决策。

(3)预算执行控制和绩效评价方面:澳大利亚高校的预算执行过程要接受校内校外双向监督。校内由预算执行委员会和广大教职工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监控,校外由会计师事务所等部门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年度决算报告中必须详细列明预算经费收支数据,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及评价使用效果。

3.英国高等学校预算管理

英国高等学校对预算管理工作非常重视,有关预算管理经验主要有:

(1)预算管理体制方面:英国的高校普遍设有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并有规范的预算管理制度,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制定预算编制原则和程序,强化预算管理的规范。

(2)预算编制方面:英国高等学校重视财力集中,不搞赤字,实施综合财务预算,以此来体现预算的严肃性。英国各高校必须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即开设银行账户只能由学校来进行,对各二级单位开设银行账户严令禁止。同时英国高校对部分预算经费支配权适当下放,以此来调动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但要接受学校财务部门对各项支出的监控,禁止超预算支出。

(3)预算执行控制和绩效评价方面:实施严格的预算执行控制。一旦学校将各项经费指标分解到各二级单位后,各二级单位就必须严格按该预算执行,严禁超预算支出。若某二级单位或项目确实需要增加支出,可以提出书面说明申请调整,并且预算支出增加的申请必须是在有预算收入增加的情况下才接受预算调整申请,申请在严格按程序审核后经学校最高管理层批准才能调整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