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
如前所述,由于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从2014年才开始实行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历史较短,虽然制定了校党委审批预算、分管财务校领导负责组织编制预算、财务处负责编制预算的预算管理制度,但在该预算管理组织体系下,各部门会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只需向财务部门提供资金使用计划。事实证明,以财务处为中心进行预算管理,不仅会使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大打折扣,而且也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节约资金、注重资金使用效益的积极性,无法做到真正的全面预算管理。尤其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而言,其预算管理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有其特殊性。
一方面,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注重培养技能型人才,其教学管理中更强调实习实训的重要性,由此其预算项目资金安排中有关实习实训的规划要更加突出。以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为例,近年来就有大量有关示范建设项目和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如2014—2016年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共投入600万元(见表4-3),2016—2018年省级示范建设项目共投入4500万元(见表4-4)。
表4-3 2014—2016年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规划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2014—2016年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预算
表4-4 2016—2018年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省级示范建设项目规划 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2016—2018年省级示范建设项目预算
另一方面,财经类应用型高校与其他类高等院校相比,由于其他类高等院校的实习实训项目建设相对标准化,而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实习实训项目具有难以标准化、需创新设计等特点,所以,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预算资金安排更需要加强实习实训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并严格论证,相应地,对其预算管理体制会有更高的要求。而以财务处为中心进行预算管理的财经类应用型高校,财务处在审核各部门报来的预算是否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目标相一致、其预算编制计划是否可行、编制依据是否合理、论证是否充分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而无法保证各部门预算目标的合理性,也不能充分发挥预算在有效配置资源、合理安排各项支出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以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2014—2016年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为例,在其原有的以财务处为中心进行预算管理的预算管理体制下,论证不充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从而出现多次调整经费预算的现象。由此,该校的领导和管理层决心优化其预算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其预算管理制度,在2016—2018年省级示范建设项目上精益求精,充分论证,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实现省级示范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