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预算管理作为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目前,在我国大力发展应用型教育的背景下,公办高等学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使高等学校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各种资金管理问题,用活、用好资金,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使之适应国家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这关系到当前我国公办高等学校能否实现健康发展,也正是高等学校预算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

首先,本书对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理论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发现,学者们针对高校预算管理的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研究较多,但是,现有的研究大多是把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而针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笔者作为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工作者,深知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与其他高等学校相比有其特殊性。这也正是本书研究的必要性所在。

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并结合理论分析,从财经类应用型高校视角,选择在我国财经类应用型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公立高校为样本,采用多样本问卷调查和典型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我国公立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的现状。调研结果显示,我国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执行控制不到位、预算考核评价弱化等问题。接着,以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为例,深入分析和研究了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预算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再次,针对我国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着虚心学习态度,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电话、网络等形式深入了解国外高校与国内一些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预算管理实施情况,期望通过借鉴国外高校的预算管理经验,在国内财经类应用型高校中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共享某些成功经验,为完善我国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带来启示。

最后,在借鉴国内外有关高等学校预算管理的研究成果以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结合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针对目前我国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预算管理应用存在的问题,从预算管理体制、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以及预算绩效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优化措施:①深化全面预算管理观念,健全预算管理体系;②合理确定预算目标,科学选择预算编制方法;③强化预算监控力度,确保预算执行到位;④完善预算考核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