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预算分析与调整
预算执行分析是高校定期对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监督和控制,分析当期实际发生的数据和预算数据之间的差异,明晰差异的原因,并确定是否要对预算进行调整,制定改进措施,及时解决预算执行中遇到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如表3-8所示),37%的受调查者反映其所在学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实际情况与预算有差异时,不能及时对差异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34%的财经类应用型高校会定期召开预算分析会,54%的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偶尔召开预算分析会,12%的财经类应用型高校从不召开预算分析会。65%的受调查者反映其所在学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上下级部门对经费的使用和项目的进展情况不会经常交流,只是在必要时才进行交流。而且,27%的受访者反映其所在学校不会定期(如每年)评审供应商,由此也就无法有效控制学校物资采购的风险。预算执行分析是有效发挥预算功能的重要制度保障,从表3-8的这一数据来看我国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对预算分析的重视程度需要提高。就预算调整而言,考虑到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预算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朝令夕改、频繁变更。而当高校的内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比如学校整体事业发展规划、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需求、校内重大项目发生变化,学校就应该及时调整预算,以保证预算的科学时效性和可执行性。从调查结果来看,42%的受调查者反映其所在学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会对预算进行调整。在此情况下,企业预算调整过于频繁可能会引起预算松弛问题,预算的控制功能会被削弱。92%的受调查者反映其所在学校在发生重要变化时(如重大项目、事业发展规划发生变化等)会及时调整预算。这表明我国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比较重视内外部环境分析,会及时考虑到预算与实际情况的重大差异,并进行预算调整,提高预算的可执行性。
表3-8 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分析调整问卷统计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