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3 引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提升预算管理效率水平

6.1.3 引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提升预算管理效率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编制与执行、预算控制以及绩效评价等多个方面,其工作效率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如前所述,有些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除了上报财政的预算有专门的系统外,学校内部预算管理并没有专门的系统,而是在每年靠人工建立表格来完成预算的编制与分析。这种简陋的预算管理系统使每年的预算管理工作变得非常烦冗复杂,无法推进预算的精细化。更重要的是,在有些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没有建立多渠道信息反馈系统,预算执行与会计核算无法做到及时对接的情况下,财务处进行预算执行信息预警和及时纠偏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当前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大数据时代,财务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建议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应该尽快引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全面预算的信息化。第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会使得处理复杂的预算编制和预算分析成为可能,并通过多维信息系统使组织、管理、业务、成本费用等方面的关键要素在预算信息中得到充分体现,为多维数据挖掘提供基础的同时也使全面预算更加精细[1]。第二,多渠道信息反馈系统便于预算执行与会计核算做到及时对接,形成集预算、审批、报销、核算于一体的费用管理系统闭环。同时对关键指标进行机动分析,实时监测、统计、分析各个项目进展的全部细节,通过自动化返回信息进行实时控制,真正实现预算执行信息预警和及时纠偏。第三,通过信息系统的高效处理和精确跟踪,每个环节进行财务处理的时间都得以精确的显示,便于对各个责任中心进行责任认定和绩效考核。第四,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增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便于各部门之间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便于预算管理委员会在及时了解各预算责任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最新动态的基础上,与各预算责任部门进行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