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预算编制不科学

4.3.2 预算编制不科学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高校预算编制要在传统增量预算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绩效预算、零基预算以及滚动预算等先进方法,以保证高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尤其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而言,如前所述,在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预算管理中,由于其实习实训项目具有难以标准化、需创新设计等特点,其预算资金安排更需要加强实习实训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需要相应的上下级领导和部门会同专家进行详细分析和科学论证,论证该项目是否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目标,其预算编制计划是否可行,预计要达到的绩效目标以及为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精细化的各个分项目费用开支是否合理等。

就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而言,依据《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办法》,虽然其预算编制方法采用增量预算法和零基预算法相结合的方法,项目支出要求采用零基预算法,但在编制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使其零基预算流于形式。各部门在提交项目支出预算时只是简单地提出需要做的事情和相应的费用开支,并没有详细的测算依据和相应的可行性论证。表4-5是2014—2016年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某专业省级重点专业项目建设预算情况。

表4-5 某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 单位:万元

续表

数据来源: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2014—2016年省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资金预算

在项目经费使用缺乏有效论证的前提下,有些部门在项目申报之前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而是先来争取经费和资源。一旦争取到经费支持,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却不断变化与调整,从而使得前期投入的经费得不到应有的效用甚至出现大量资源闲置的现象。而另一些急需经费支持的项目却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进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由此,在“会哭的娃娃有奶吃”的乱象助推下,一些部门争先恐后地争取经费支持,夸大项目预算,这在学校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资源必然无法做到优化配置。

再有,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编制系统粗犷,预算编制的质量水平无法得到保证。A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预算编制只有上报财政的专门预算系统,校内各部门预算及综合预算编制只是靠人工建立表格来完成分析计算。由此,在当前大数据信息时代,这种简陋的预算管理系统不但使每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变得非常烦冗复杂,无法推进预算的精细化,更重要的是,这对后面预算的执行监控也无法做到及时预警和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