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国内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成功经验总结

5.2.2 国内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成功经验总结

针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强调学生形象思维,突出动手能力的特点,学校应鼓励各部门积极创新和申报实习实训项目。而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实习实训又具有需要开展的项目多、内容更新快、实训场所多样化、建设难易程度较难确定从而难以实现标准化、需创新设计等特点,对其预算管理应用有着更高的要求。国内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成功经验简要总结如下:

(1)项目预算申报应在学校预算组织体系与预算责任体系健全的基础上,严格论证预算项目的可行性。首先应由各项目负责人阐述该项目的建设内容、项目在教学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该项目与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目标的匹配程度、其预算编制计划的形成依据、要达到的绩效目标以及为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精细化的各个分项目费用开支等。其次,由学校领导、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相关专家以及项目开发商详细分析和科学论证该项目的可行性,以保证将学校有限的预算资金安排到最需要建设的项目上,避免出现因学校资源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学科资源闲置而急需发展的学科却得不到资金支持的问题。

(2)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应在零基预算的基础上结合滚动预算,以应付将来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于基本支出预算采用增量预算法,以上年学校的发生额为基础,结合学校事业发展趋势,测算本年度的预算发生额;对于项目支出预算应采用零基预算法与滚动预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各部门严格论证其项目可行性基础上,以零为基础详细推算为完成该项目所需要精细化的各个分项目费用开支和进度安排,以及其测算依据和预计达到的绩效目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结合滚动预算法,借助预算管理信息系统,随时关注项目的进展动态和开支情况,依据最新变化及时做出调整,以保证在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实现预期的绩效目标。

(3)预算执行控制应尽可能引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对各预算责任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实施信息预警。预算信息预警要求快速反应以提请相关责任部门引起高度关注,如预计在建项目无法正常推进,预计经费支出出现较大波动等重大紧急情况时触发预警。再有,多渠道信息反馈系统可以进行跟踪监控,通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对接,自动计算预算执行进度比例,自动找出预算数和实际完成数二者间所形成的差异。再通过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请责任部门纠偏或调整预算。同时,结合滚动预算依据项目最新动态进行滚动安排。

(4)预算绩效考核应强调目标导向激励,引入内部竞争机制,针对各部门、各机构处室本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做出客观公允的评价进而给出合理的奖惩。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预算绩效评价包括基本支出预算绩效评价和项目支出预算绩效评价,考虑到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实习实训项目预算具有难以标准化、需创新设计等特点,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应以项目支出为重点。同时,绩效评价结果应与下一年度预算经费分配相结合。绩效目标制定合理且在年度预算绩效评估中效果良好的项目应优先安排预算资金,绩效目标编制不符合要求或在年度预算绩效评估中效果较差的项目应减少经费支持甚至不予安排预算资金。应设立绩效考核委员会,并对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绩效考核委员会由人事处与财务处联合设立,制定学校绩效考核制度、指标考核体系以及相应激励制度等,报经校党委批准实施。绩效评价结果必须与各责任中心预算资金配置以及个人绩效、职称职务晋升挂钩,并强化行政问责。在当今高等学校“创新求发展”的时代,要充分调动各部门积极申报项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注释】

[1]石松:《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预算管理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第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