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疏通信息沟通渠道,强化过程控制
良好的信息沟通是预算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只有信息沟通良好,预算的差异才能得到及时的分析与调整。如前所述,在有些财经类应用型高校没有建立起多渠道信息反馈系统,预算执行与会计核算无法做到及时对接的情况下,《财经类应用型高校预算管理制度》中所规定的预算执行信息预警和及时纠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因此,财经类应用型高校应引入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多渠道信息反馈。一方面,对各预算责任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实施信息预警。预算信息预警要求快速反应以提请相关责任部门引起高度关注。高校预算的预警重点是对执行过程的预警,如预计在建项目无法正常推进,预计经费支出出现较大波动等重大紧急情况。另一方面,多渠道信息反馈系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化进行跟踪监控,通过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的对接,自动计算预算执行进度比例,自动找出预算数和实际完成数二者间的差异。再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产生差异的原因和性质进行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及时提请责任部门纠偏或调整预算。
此外,由于财经类应用型高校的实习实训项目预算具有难以标准化、需创新设计以及内容更新快等特点,其项目支出预算可考虑执行滚动预算,同时保持预算调整的严肃性。滚动预算通过逐月、逐季、混合滚动等方式,定期考核与分析偏差,并提请相关责任部门纠偏,随时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对预算进行偏差分析与优化调整,不但将有可能出现的损失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且也使预算与项目最新进展情况比较吻合,从而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但须注意的是,滚动预算的实施并不能忽视对预算责任部门不负责任而产生损失的追责,不能因为相关预算责任部门的不作为而随意做出预算调整。滚动预算的调整目的是保持预算与实际情况相接近,而且调整的前提是客观情况发生了变化。当内外部环境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而需对预算做出重大调整时,必须由相关责任部门写出调整申请,申请中应明确说明预算调整的原因、预算调整的金额、预算调整对原有目标的影响以及相关措施。然后,由分管院领导审核后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经校党委批准后再由预算管理办公室下达预算调整通知并进行预算调整,以保持预算管理的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