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2025年08月10日
三、药物不良反应及防治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常见不良反应有持续性干咳(妇女和老年人更易发生)、低血压(特别是使用利尿药者)、皮疹等,出现时停药即可自行缓解;另外患有双侧肾动脉狭窄者易发生急性肾衰竭、血管神经性水肿;同时服用含钾补充剂或留钾利尿药则易发生高钾血症,故应避免二者同时使用;味觉异常、肝毒性、胰腺炎和锂的清除减少等不良反应也有报道。对服药后咳嗽者可换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2.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
不良反应与ACEI相似,但不发生咳嗽并很少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味觉异常和肝功能损害;可发生高钾血症、肾损害和低血压。
3.β受体拮抗药
见第一节“冠心病”。
4.利尿药
噻嗪类利尿药和高效能利尿药可引起血钾、血钠降低,血尿酸升高,长期应用者应适量补钾(1~3g/d),鼓励多吃富含钾的水果、绿色蔬菜及其他食物。伴糖尿病或糖耐量降低、痛风或高尿酸血症以及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利尿药,伴高血脂者应慎用。
5.钙通道阻滞药
见第一节“冠心病”。
6.α1受体拮抗药
主要不良反应是首剂现象,表现为严重的直立性低血压、眩晕、晕厥、心悸等,多见于首次给药后30~90分钟。防治方法是首剂量减半,临睡前服用,服用后平卧或半卧休息60~90分钟,并在给药前至少一天停用利尿药。其他不良反应有头痛、嗜睡、口干、心悸、困倦、性功能障碍等,在连续用药过程中自行减轻或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