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杨宝峰.药理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崔福德.药剂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王开贞,于天贵.药理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4]陈吉生.新编临床药物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5]马玲玲,孙燕.中药黄芩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沈阳医学院学报,2016.
[6]壬金凤,尹利辉,朱俐,等.抗结核药物HPLC快速确证方法的研究.中国药事,2012.
[7]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专家委员会.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2010.
[8]刘军,周鹰豪,黎阳,等.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测及多重耐药性分析.重庆医学,2012.
[9]杨世杰.药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0]于建玉,廖欣,丁厚伟,等.中药大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1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
[12]张玉.临床药物手册.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3]侯晞,武继彪.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4]李泛珠.药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15]张守义.控释及缓释药物制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
[16]侯世科,刘振华,刘晓庆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
[17]李玲,阮耀.临床药物应用.第2版.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18]孟晓丹.探讨影响中药药理的相关影响因素.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19]张丽.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报道分析.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6.
[20]李大魁,张石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21]卫生部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22]洪庆成,王薇.实用儿科新诊疗.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23]王潇.浅谈儿科合理用药的临床研究.中国医药指南,2015.
[24]阚全程.医院药物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
[25]姜远英.临床药物治疗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6]程德云.临床药物治疗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7]孔晓龙,郭梅红,范颖,等.纳米靶向制剂的研究进展.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
[28]刘金平,靳晓伟,周长芳,等.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实用癌症杂志,2012.
[29]刘彩霞.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分析.中国医药科技,2012.
[30]李瑛,曹蔚,王四旺,等.纳米药物在肝癌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西北药学杂志,2012.
[31]赵先英,张涛,刘毅敏,等.亲水药物经皮吸收研究进展.西南国防医药,2012.
[32]覃业语,黄春新,林慧,等.抗癫痫类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海南医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