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宇宙的故事
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贝里思考了应对采掘行业和消费经济的毁灭性力量所必须采取的新举措,《新故事》就是贝里毕生反思的巅峰之作。他认为,现代物质主义和还原论[2]将自然物化为主要供人类使用的资源,《新故事》可能是突破现代物质主义和还原论观点的开端。
要取得突破,贝里认为我们需要一个连贯的进化故事。换句话说,过去3个世纪里,哥白尼引发天文学革命、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达尔文对生物学做出贡献,以及爱因斯坦引发物理学革命,都可以被整合进一个史诗般的进化故事中。此外,关于早期宇宙膨胀的最新发现需要以一种简单易懂且全面的方式加以阐释,从而使关于宇宙形成的宇宙学以及关于恒星和星系形成的学说,能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普及。另外,对于行星和地球生命出现的新认识也可通过另辟蹊径来呈现,从而让读者认识到宇宙和地球的演化过程是动态的、有差异的且自成一体。
这史诗般的进化过程意味着人类是从中产生的,并非对进化过程的补充或附属。这对地球本身来说,是一种自我反思意识。人类与其他物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共享它们的遗传密码。人类也将宇宙中的星球视为祖先,因为宇宙大爆炸中产生了生命所必需的元素。
贝里认为,进化故事能使人类意识到与宇宙、地球的深层关系,并使人类认识到自身在其他物种中的地位。因此,进化故事是一部贯穿始终的史诗。这种包罗万象的宇宙叙事观为具有敬畏、尊重和克制因素的生态伦理提供了宏大的背景。
只有把宇宙看作一部刚刚开始演奏的交响乐章,把地球看作一个生机盎然的星球,人类才能在动态过程中摆正自己参与者的地位,这便是贝里的观点的核心理念。人类只有学会欣赏地球村的绚烂多彩,才能与地球的生态系统和生命形式更充分地交融。因此,学会与大自然的创造力一起劳作,将成为我们在新兴的生态时代——贝里称之为“生态纪”——的“伟大事业”。
1978年,64岁的贝里写下了《新故事》。这篇短文是《宇宙的故事》的灵感来源。《宇宙的故事》是贝里与布莱恩经过长达10年的合作后,于1992年共同出版的著作。《新故事》也是《宇宙的历程》(2011)的主要灵感来源,布莱恩与玛丽·伊芙琳·塔克在十多年的合作中共同撰写了《宇宙的历程》一书并拍摄了同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