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2025年09月26日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局面丰富了世界。如果圣经中关于神的概念成为其唯一普遍的定义,那就会消除湿婆和毗湿奴(印度教),观音和阿弥陀佛(佛教),上帝和天(儒家),奥伦达、瓦坎坦卡和曼尼托(美洲印第安人)这些神的概念,使神的概念变得单一而贫乏。如果我们认为基督教圣经是唯一的经文圣典,那就会去消灭吠陀赞美诗、奥义书,以及印度的薄伽梵歌,也会消灭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佛教的《法华经》、中国的儒家经典,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增进,而是阻碍了我们对神与人的交流的理解。
对于人类面临的任何一种情况,理想的状态都是找到这种情况所能创造性地负担的最大压力。虽然每一种原型的模型都需要多种实体来呈现,但神的概念比任何其他实体元素都需要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基督徒在接受各种信仰传统方面所经历的困难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到解决:
1.区分所有传统的微观层面的成员组成和宏观层面的影响。
2.厘清基督教在两种表达方式(自然界和圣经)上的独特传播方式。
3.承认信仰的本质差异,鼓励这些差异的存在。
4.识别宗教间的创造性动态关系。
5.为理解宗教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而促进一种将宇宙新故事作为背景的意识。
我建议在以上框架下阐释宗教的多样性、同一性和交融性。这可以被认为是宇宙学-史学的研究方法,而不是传统的神学、社会学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这种宇宙学的研究方法符合圣托马斯关于宇宙共同体的基本陈述,即它是“日臻完美的宇宙”,作为最高的实在,它“更完美地参与神的善,并比任何一个单一的物种都能更好地代表神”。这也符合皮埃尔·泰亚尔·德·夏尔丹的观点:“(人类)是一种宇宙现象,而不是主要的美学、道德或宗教现象。”
——节选自《天主教与世界宗教》,见《基督教的未来与地球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