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如交响乐
人类若能对宇宙和地球有敏锐的感知,则会不禁赞叹宇宙的伟大——经过上百亿年孕育了地球,而地球酝酿了40多亿年造就如今的辉煌壮丽。现今的地球处于持续发展的高度发达阶段,这种状态不是一如既往的,也可能不会一以贯之。地球转变的历程就像音乐作品中乐章的演奏过程一样,许多音符此起彼伏,但是一段乐曲,甚至是整段交响乐,并非窥一斑而知全貌。只有听完所有的音符,方能顿悟开头旋律所表达的意境,即一首乐曲中每进入一段新的主题,都递进表达着先前主题以及整个作品的意义,但开篇的主题贯穿整首作品。
由此观之,宇宙的起源也就呈现了一个非凡壮丽的过程。随着岁月的变迁,人类开始学会欣赏它的雄伟壮阔。原始能量的爆发摧枯拉朽,经过漫长的更迭又创造一切,将宇宙带入当今的盛况。宇宙在它原始能量中蕴含着孕育事物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而如今这些不确定性和可能性都被激活了。宇宙的起源既是地球故事的开始,也是每个个体故事的开始,因为宇宙的故事就是宇宙中每个个体的故事。事实上,只有在宇宙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星系、地球、物种多样性逐渐诞生,宇宙在人类智慧中形成自身的映像后,最终事物的本原才有可能为人知晓。
宇宙起源后,一系列的风云变幻接踵而来:初代恒星在其各个星系内形成,之后形成了超新星坍缩,所有创造性的转变造就了宇宙中的所有元素。反过来,由于生命的延续需要各种各样的元素的参与,各种元素又使整个宇宙,尤其是地球的未来发展成为可能。
引力在整个宇宙中发挥着作用,在我们这个星系,它将分散的星尘聚集到第二代恒星——太阳的周围,并使八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运转。此后,地球开始了独特的自我表达,探索着无法知晓和无法预见的未来,然而在探索过程中,其内部各组成部分却趋向于更大的分化、日渐深化的主体性,以及更密切的自我联结。
当我们想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形成了合适的距离,让自身既不太热也不太冷;并产生了合适的半径,让自身既不太大(像木星一样充满气体)也不太小(像火星一样干燥,山石林立)时,不觉慨叹造化的神奇、宇宙力量的鬼斧神工。之后,地球和月球的距离也被精确地安排——月球既不会离地球太近以致潮汐淹没大陆,也不会太远以致海洋停滞发展、生命不再繁衍生息。
——节选自《盖亚假说:其宗教意义》,见《神圣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