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
然而,遍布地球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共同体,它亟待重建,我们必须思考和回应这种迫切需求。重建是我们共同的任务,我们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生存,在孤立个体中任何生命都无法存活。无论是在对生命系统的理解上还是在功效上,人类科学在这个领域都达到了自身极限。人类已控制了自然生命系统的浅层区域,这种控制具有巨大的破坏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它们的可再生能力有限。我们可以掠夺生命,但不能给予生命。我们只能接受、捍卫、培育,偶尔还帮助治愈世界上的生命。能实现以上四种作用的技能将是未来的伟大技能。我们希望,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地球上日益萎缩的生命系统中的重要力量本身能够恢复几百年以来它曾显示过的创造力。例如,我们在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的喀拉喀托岛看到了这个系统的创造力。1883年,喀拉喀托岛的生命系统几乎被一次火山爆发完全摧毁,然而,其后它以惊人的恢复能力获得了重生。这次重生没有受到人类的任何援助,全部独立完成。
在广袤的大陆上,人类的存在和工业化进程耗尽了土地的肥力,弄脏了空气,污染了河流,毁坏了森林。恢复曾经遍布海洋的鱼群,已经成为一项挑战。我们需要从新的高度理解死亡-重生的象征意义,所需要的便是与地球和谐相处的新模式。生活的情感秩序、审美秩序、精神秩序和宗教秩序所需要的关键转变都是我们即将面临的。只有人类意识深处的变化,才能弥补这种破坏性行为所表现出的深层文化病态。然而,如果不珍视我们的星球,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转变。这个星球提供了数量众多、种类各异的食物供人类生存,提供了各种形式美、味道甜、香气佳的精致事物供人类享受,也提供了各式振奋人心的挑战来百般锤炼我们的肉体与精神、激发我们的行动。诗人和画家可以重建这种与自然世界和谐相处的感觉。正是人类与大自然的相互作用,以其复杂多变又美得超凡脱俗的再生力量,向我们提供了未来工作中所需的心灵和精神能量。
——节选自《异化》,见《神圣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