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意识是物理实在的不可还原的特征?

三、为什么意识是物理实在的不可还原的特征?

有个标准论证来表明意识不能像热那样还原。论证以不同方式出现在内格尔(1974)、克里普克(Kripke,1971)和弗兰克·杰克逊(Frank Jackson,1971)的著作之中。我认为这一论证是决定性的,尽管它经常被误认为只是知识论的,不是本体论的。这通常被看作是知识论论证,例如我们可能有蝙蝠神经生理学的第三人称的、客观的知识,但仍然不会有蝙蝠感受的第一人称的、主观的经验。但对于我们现在的目的,这一论证的要点是本体论的而非知识论的。它的要点是关于世界上真实存在的特征,而非(除了派生出的)我们如何知道这些特征。

原因如下:考虑一下世界上的什么事实使得你现在处于某一意识状态(如痛)。世界上什么事实符合你的陈述“我现在痛”?朴素地讲,至少有两种事实。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你现在有某种不愉快的意识感觉,你正从你的主观的、第一人称的观点体验到这些感觉。正是这些感觉构成了你的痛。但痛也是由背后的特定神经生理过程,即丘脑以及大脑其他区域中的神经元触发所引起的。现在设想,我们要把主观的、意识的、第一人称的痛的感觉还原为客观的、第三人称的神经元触发模式。我们要说痛实际上“只不过是”神经元触发模式。如果我们想要这种本体论还原,那么痛的本质特征就会被遗漏。第三人称的、客观的、神经生理学的事实描述不会包括痛的主观的、第一人称的特点,因为第一人称特征和第三人称特征不同。内格尔通过第三人称特征的客观性与意识的主观状态的“它像什么”(what-it-islike)特征的对比,表达了这一点。杰克逊表明这一点,是通过提醒注意这样的事实:某人拥有心智现象(如痛)的神经生理学的完备知识,但如果他或她不知道具体感觉,仍然不知道痛是什么。克里普克也宣称这一点,他说痛不能等同于神经生理状态,如丘脑或其他地方中的神经元触发,因为任何这样的同一性都必须具有必然的,因为同一性陈述两边都是严格指示词,但我们知道这个同一性不是必然的。〔1〕这一事实明显具有知识论后果:我的关于我痛的知识和关于你痛的知识,具有不同类型的基础。但这个论旨的反还原论要点是本体论的,而非知识论的。

反还原论论证就说到这里。它异常简单,又是决定性的。有很多文章想要回答它,但全是枉费笔墨。但在很多人看来,这一论证把我们置身于一个角落。在他们看来,如果我们接受这一论证,我们就放弃了科学世界观,接受了属性二元论。他们实际上会问,认为有不可还原的心智属性的属性二元论是什么?事实上,不正是因为这个论证,内格尔接受了属性二元论,而杰克逊拒斥了物理主义吗?科学还原论如果在心灵的门前停下,它的意义何在?我现在转而讨论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