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心灵与自然

一、导论:心灵与自然

在关于心灵哲学的任何书籍中,作者都明确地或隐含地持有关于心灵及其与自然界其他部分的关系的整体看法。追随我的论证的读者到现在会毫无困难地认识到我的看法。像其他的器官一样,我把人类大脑看作生物系统。它的特殊特征,就心灵而言,与其他生物器官有显著的区别,即它产生和保持我们全部意识生活广泛多样性的能力。〔1〕我用“意识”不是指笛卡尔传统的被动主观性,但我们所有形式的意识生活——从著名的“四F”的打斗、逃避、饮食、私通,到开车、写书和搔痒。所有这些我们认为是心智的过程——无论是感知、学习、推论、做决定、解问题、情感等——都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与意识至关重要地相联系。此外,所有这些哲学认为是心灵特有的伟大特征,都类似地依赖于意识:主观性、意向性、合理性、自由意识(如果有这样的东西)与心智因果关系。正是对意识的忽视,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说明了在心理学、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中有这么多的贫乏无效。

在与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完全相同的意义上,研究心灵就是研究意识。当然,生物学家不需要恒久地思考生命,实际上大多数关于生物学的著述不需要使用“生命”概念。然而,没有人在心智正确时否认生物学中研究的现象是生命形式。现在类似的,研究心灵就是研究意识,尽管在研究推论、感知、做决定、解问题、记忆、言语行动等时,可能不明确地注意意识。

没有人能够或应该在无论哲学、科学或其他学科中预测或规定研究的未来。新知识将让我们吃惊,而我们应该预期的其中一个惊奇是知识的进展不仅给我们新的说明,还有说明的新形式。例如在过去,达尔文革命产生新的说明形式,而我相信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它对我们当前情境的重要性。

在这最后一章中,我想提出我为研究心灵而倡导的一般哲学立场的几个结论。我从讨论联结原则及其意含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