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除自筑的思维围墙

拆除自筑的思维围墙

有的时候,人们沉浸在现状中自满自足,是因为看不到可以改变的地方。而蒙蔽了我们双眼的,是习惯,就像被细链子拴住的大象和从来没有吃过肉的老虎一样,被拴和素食并不是它们天性使然,而是因为它们已经习惯了当下的生活。柳井正对这种自筑围墙思维深恶痛绝。

有些公司的盈利率常常维持在5%,即使经济环境有很大的变化这个数字也是一样,这是因为它们的经营者认为5%就是正常的盈利点,所以在潜意识里这个数据已经根深蒂固到他们的大脑了。一旦收益下降,他们便会及时采取行动,以尽快将获利点拉回到原来5%的水平。

当然,障碍也产生了,这些企业的利润很难超越5%这个水平线,因为自筑的思维围墙将5%的利润点作为常识指标,牢牢圈在思维的围墙里面。于是,之后所有目标的制定都会根据这个“既定常识”作为参考标准。只要达标,思想就会安定,在不知不觉中停止了前进的脚步。

纺织界的保守思想、对业界的条条框框的要求都会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阻碍。实际工作中,柳井正也遭遇到了被“常识”束缚的危机。卖场会将优衣库的服装按照既定分类予以对比,是实用类还是时尚类、运动类,或其他什么类,会分门别类地被打上烙印。这样的做法对优衣库休闲路线的设定、百搭风格的确定有着推广、铺货上的不利。

在欧美国家销售HEATTECH时就碰到了这样的情形。当地的店员会说这应该是在运动用品商店卖的服装,又没有时尚感,我们这里为什么要卖它?他们不去理解商品价值的高度,只重视商品的本质和功能性,这些具有惯性思维的人往往会按商品固有的用途划分来判断。

后来,优衣库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使用有保暖功能的纤维制成的tank top、T恤、高领衫、紧身裤等产品一点点改变了这个状态。跟大多需要遮盖藏起、不被人知的保暖内衣相比,HEATTECH更像是用来叠穿的正式服装,可露可不露的自由让人自然而然地少了很多排斥。2007年HEATTECH在日本本土的销售量为2000万件,2008年增长了40%,达到2800万件,2009年HEATTECH开始在全球发售,上架仅一个多月,上海的优衣库店里就已经断号缺色了。

“改变了日本的冬天”的优衣库HEATTECH也在开始改变世界的冬天了。好莱坞影星威尔·史密斯曾在寒冷的电影首映式走红毯时告诉记者,自己看似单薄的衬衫、西装下面穿着上下一套的优衣库保暖衫裤,所以可以跟粉丝们有更长时间的交流。

有些已经成为服装业巨头的人也存在顽固的惯性思维,他们会固执地否认混纺材料,单纯追求天然材料的货真价实,事实上,如果他们没有被这类“常识”束缚,柳井正相信优衣库与业界的竞争将更加精彩。但事与愿违,优衣库的混纺羊毛衫上市后引起热卖之际,顽固派依然不屑地认为“这样不入流的商品热销简直没有道理”“白给我穿我都不要”,总之,他们不会客观看待新事物,新事物一出现首先一棒子打死。

尽管日本的工业制造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纺织技术同样如此,但有太多人士不肯接受新的衣料、新的事物,所以单个企业很难推动多样灵活的商品发展,即使优衣库做了一些尝试,也不敢放手一搏大量生产,这样的话新面料的成本就会居高不下,自然存在慢慢淘汰出局的危险。

“如果能够拆除自筑的思维围墙,一个广阔的世界就会在你的脚下展开。”柳井正经常这样不无遗憾地为自己的对手感慨。稻盛和夫也说,经营者经营企业千万不可有这种先入为主、画地为牢的固有观念,否则就会失去客观观察市场的明亮眼睛。如果经营者的思想得不到全面的自由,必将失去所有的创造力,无法缔造破纪录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