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迷失在成功中
切勿迷失在成功中
柳井正认为:“一个事业成功的领导者,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劣势,时时检视自己的思维,实属不易。”中国有句古语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柳井正借用此语,变为“智者十失,方有一得”。因为这位“经营之神”也是“走过来”的普通人,所以他的成功与失败才更可信。他不畏惧失败,在失败中能看到成功的胚芽,他的经验是劝告,也是成功之道。
关于创业的原始积累阶段,柳井正表示,在刚刚创业的阶段,因为必须先赚到钱,所以经营者往往一股脑地疲于奔命。每天都被现实的、事务性的工作包围,基本上没有很多的思索,就这样实际地做过来了。但是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依然不把追求卓越、突破自我当作经营信条的话,就会被市场的大锤无情打击。他经常拿日本的索尼公司做例子,告诫自己要引以为戒。
日本著名的索尼公司其业绩一直处在行业前列。可在2007年,索尼的营业净利大幅度萎缩,被同行的三星公司、苹果公司大大赶超!索尼公司突然从“高峰”坠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索尼太习惯成功了,总认为自己的技术是“最好”的。正是这个“最”字给索尼走下坡路埋下了隐患。
索尼前任CEO出井伸之曾经带领公司凭借一流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在本行业内遥遥领先。此后很多年,“索尼”“出井伸之”似乎成了“成功”“一流”“卓越”的代名词。这样一来,索尼公司的管理者们也觉得自己的公司拥有“最好”的技术、“最好”的管理、“最好”的经营模式,可以在市场中牢牢站稳脚跟。
事实上,身为经营者,应该从中发现问题。遗憾的是,这并没有引起索尼领导者的重视,他们仍然认为自己生产的电视机是“最好”的,是未来市场的引领者。这使得索尼丢失了很大的市场份额,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优衣库也曾像索尼一样,一度迷失在所谓的成功中。摇粒绒的热卖曾让柳井正认为优衣库已经走上了巅峰,因此在2000年秋冬新品发布会上,很多媒体照例问询公司在未结束的一年里还会有什么新产品上市时,柳井正大声回答道:“我们不会再有什么新产品了,我们今年的目标就是能够让摇粒绒的销量突破1200万件。”当然,这一年摇粒绒的销量历史性地达到了2600万件。
这个销售结果大大超出了柳井正的预期,同时也给优衣库带来了一连串的连锁效应。首先,优衣库因为摇粒绒一夜之间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企业;其次,柳井正因此在服装产业及经济界得到了一定的认知度;第三,吸引了很多优秀的人才加入了优衣库中;最后,摇粒绒的成功使优衣库在开发新店时比过去容易了许多。种种迹象都指向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优衣库成功了。
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经营者往往会因为一次的成功就对市场的认知产生偏差,甚至是错觉。柳井正放弃了研发新的产品,而将全部希望寄托在摇粒绒持续热卖上,就是在这种“成功”之中,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由于优衣库长时间没有新产品上市,导致来店购物的消费者大多都是冲着低价摇粒绒来的,然后顺便买一些其他的商品,好似优衣库只是贩卖摇粒绒的店铺一样。这对于常穿优衣库服装的人对这样一成不变的销售状态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因为没有人愿意一出门就碰到和自己穿着一样衣服的人,这和优衣库“引领时尚消费”的口号完全不符。优衣库长久以来坚持的创新和改变的理念,已经被“摇粒绒效应”冲击得荡然无存。
任何事情的发展规律都像一条抛物线一样,达到一个顶峰后必定会出现下滑的趋势。本该迎来企业高速发展、变革的优衣库因为摇粒绒产生的负效应,反而出现了下滑的趋势。企业内部的人员纷纷出现了保守、不思进取的现象,大家都误以为经营开始变得简单,只需要及时上货就可以了。优衣库正是因此失去了发展的良机,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这段低迷中走出来。
经营者不能陶醉在小小的成功里。有些经营者会对原本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成功产生错觉,觉得自己做了一件相当伟大的事情而沾沾自喜。还有些经营者即便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却不知接下去该做什么,迷失了方向。柳井正常说“成功一日就可舍弃”,不仅意味着危机感,也意味着“忘记背后,努力面前”。
柳井正认为,过分地沉浸于所谓的短暂成功表象,就会失去创新精神,与其说这是安定所带来的平和心态,倒不如说是人们对成功产生的错觉。误认为自己成功的人,其所谓的成功完全是一个明显的失败。因为世上没有绝对的成功和失败,能从失败中走出来就是成功,一直沉迷在成功中就是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