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蕴涵人的性格
品牌蕴涵人的性格
每一个品牌都必须有与众不同的特性,才能长盛不衰。ZARA和H&M各有特性,优衣库想要突破这两大竞争对手的包围,自然不能在品牌上占下风。柳井正亲口说,自己的品牌既然不能够走ZARA和H&M的路子,那么很明显,摆在优衣库前面的道路就只有两条,一条是选择后退,固守日本市场,另一条则是冒死搏杀出一条独属于优衣库的道路来。
毫无争议的,优衣库自然是选择了第二条。
柳井正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对话亚洲》节目访谈的时候谈道:“优衣库没有任何典型的消费群体,我们的目标就是把衣服卖给各式各样的人。”就是不设限,把优衣库品牌的特性真正融入穿过优衣库的每一个消费者的切身体验中。
品牌蕴涵人的性格,什么样的人挑选什么样的衣服。在优衣库的卖场里,消费者能够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
第一,优衣库把所有的顾客同等地看待,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正是因为出于对男性消费者的尊重,才没有让优衣库变成专营女装的店铺,因此优衣库也就有了更大的市场。
任何去过卖场买衣服的男性都有这样的体验,当陪妻子走进卖场的时候,眼花缭乱的颜色和款式全是女装,男装往往被挤到不起眼的小角落,款式和色彩都是近些年一成不变的。对男士们来说,陪妻子逛街几乎成了一种煎熬。但是在优衣库,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存在的问题。
走进优衣库的店铺可以看到,男装女装泾渭分明地分开,根本就不存在谁轻谁重的问题。一圈转下来,男士买的衣服有时甚至比女士还多。
在作为休闲服装卖场的优衣库店铺中,人们却常常可以看见上了年纪的老人步履蹒跚地在专心选购。他们不是在为儿孙挑选衣物,而是为他们自己选择喜好的款式。这正体现了优衣库的服务理念:顾客没有界分,老人也是他们的消费者,所以当然也要满足老人的购物需求。
对优衣库来说,顾客的需求就是生命。对前来购物的人来说,购买了优衣库的商品,就等于购买了一份尊重。优衣库作为日本的国民品牌,从穿着优衣库服装的人的性别、年龄等特征上就可以看出它的品牌力量。
第二,优衣库有一个购物体验的弊端,但这个弊端使其和ZARA“制造短缺”的方式如出一辙。
在优衣库,如果你去的时间不对,或者去的店铺并不是品类齐全的店,就很有可能买不到你在广告上看中的款式。如果需要店员帮忙调换,很有可能需要从城市的一端跑到另一端。这样一来,对优衣库的忠实粉丝来说,一旦有新款上市就必定会掀起一次抢购的风潮。但对于一般的购物者来说,难免会存在一丝遗憾。
而网络的发展弥补了优衣库的这一弊端。因为网络的便捷性,只要物流能够抵达的地方就不存在店面差别造成货架上的产品不一致的问题。
对优衣库来说,害怕的不是产生问题,而是缺乏去弥补错误的措施。柳井正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点,所以优衣库才能有日渐扩展的市场疆域。
第三,把衣服做得大众化,并不等于失去时尚前卫的设计感。优衣库在发展过程中一直坚持着和不同品牌的设计师合作,从而创造出具有两个不同品牌相融合概念的服装款式,例如在优衣库的店铺中能看到印有拥有迪士尼公司授权的米奇老鼠的童装。针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品牌展开合作,才是优衣库一直能够对消费者保持足够吸引力的原因。
再加上优衣库一直保持着低价高质的优良传统,其真正做到了让消费者感觉“真的好穿而且真的不贵”的购物体验。
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在优衣库买的衣服总是很难在上面找到优衣库的标签。如此低调行事恰恰是优衣库的另一品牌特性。虽然柳井正在企划着优衣库进军国际市场的蓝图,但优衣库品牌本身的低调态度却一直没有改变。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百搭”的概念得以流行起来。一件优衣库的衣服可以搭配任何你喜欢的其他服饰。
不和其他品牌产生正面冲突,用大肚能容之态尽最大可能性保证消费者的购物穿衣喜好,这正是优衣库品牌的中庸之道!
有需求,才有营销,他人之所急即他人之所需求,你能够看到、见到他人的需求,就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新的行业,你就有可能站在行业的前头,引领行业向前。作为一个敏锐的企业家,应该有敏锐洞察他人需求的能力,没有提前嗅到市场需求的企业是要吃大亏的,微软看到PC机是普通大众的需求,所以开发出面向大众的操作系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微软的对手没看到,因此没分到这杯羹。
一个敏锐地洞察到别人需求的人可以在创业路上出奇招,可以很低的成本获得创业的成功,一个未开发的领域,在别人看来是不毛之地,因此有机会以低成本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