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国际商务语言

普及国际商务语言

每年的年尾,柳井正都会给全公司的人发一封邮件,这是他的习惯,他希望公司的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到公司在这一年的发展,以及在下一年度应该努力的目标。在2011年年尾,柳井正给全公司人员发送的邮件中确定了公司下一年度的发展方针是“不变则亡”。

这一年是优衣库的“转型期”。这个方针从字面上看,多少有些晦气的感觉,但是这却是优衣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柳井正深知,优衣库能走到今天的位置完全因为一直秉持着“不断改革”的信条。只有变革,才能让公司在经济衰败和地震灾害的双重阻碍下继续向前发展下去。所以他在邮件中鼓励大家,要大胆舍弃现有的东西,制定出新的目标。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在2012年,公司内部将英语作为基本的交流用语。

作出这个决定,是柳井正在比较全球各家优衣库专卖店的销售额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从日本发展起来的本土企业,在销量排行榜上,日本的优衣库却不是排在第一名,第一名是巴黎歌剧院店,第二名在纽约,第四名才是优衣库的银座店。在销售前十强中,海外店铺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

这样的现实让柳井正认识到,海外市场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加紧进军海外市场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英语,作为通用的交流用语,就像是一张敲开世界各国大门的通行证。这让柳井正不禁想起自己年轻时学习英语的场景,那时候因为工作关系,柳井正不得不学习英语,但是却因为不够娴熟,在面对外国的客户时自己总是充当那个多听少说的角色。一方面是因为自己不知道如何开口表达自己的意思,另一方面他也希望多听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所以,很早以前柳井正就曾在迅销公司强调过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那个时候真正学习英语的人只有很少一部分。随着海外开店的数量越来越多后,公司内部使用英语交流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让迅销公司早日跻身于国际化大公司,柳井正实施了“高压”政策,将英语作为公司内部的通用语。

例如在公司召开内部会议时,哪怕只有一个母语与大家不同的人参加,那么会议也要用英语进行。公司的内部文件也要英语、日语各准备一份。凡是在迅销集团工作的员工,必须具备随时随地都能够用英语交谈的能力……这一政策的下达,几乎就在告诉迅销集团的所有员工:不学习英语的人将被优衣库淘汰。于是,许多不满的声音此起彼伏起来。有人说柳井正看不起日语;还有人说柳井正这是在剥夺员工选择语言的自由。

针对这些反对声,柳井正只用了一个问题就让大家闭住了嘴。这个问题是:“我们可以在国外的店铺使用日语吗?或者说,我们可以强迫外国人说日语吗?”答案显然是无法做到。优衣库将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店铺,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日本员工被派往海外。当然也有当地语言可以选择,但是英语作为商务沟通的工具,是全世界人数使用最多的语言,所以学习英语是必然的选择,如果不学习英语,今后在优衣库将无立足之地。

为此,柳井正还特地用巴黎歌剧院店的店长真田秀信作为例子来说服大家。巴黎歌剧院店是优衣库在全球范围内销售额最高的店铺,这个成绩与店长真田秀信不无关系。真田秀信最早担任的是英国伦敦店的店长,而后被派往纽约,接着回国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开始掌管巴黎的门店。

真田秀信先后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地工作,如果他只会说英语,又怎么能将业务迅速地展开来呢?像真田秀信这样的人才在整个迅销集团差不多有十几位,但是这还远远达不到柳井正的期望值,他希望在优衣库像这样的人才随处可见。

因此,柳井正还准备派更多国内的店长去国外工作,让他们去学习国外的语言和文化,让他们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商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卖货的打工者。另外,柳井正决定招聘更多的外国人到优衣库,让迅销集团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这样一来,学习英语就成了势在必行的事情。否则,今后员工之间的沟通,都会成为问题。

为了能够“监督”员工们的学习,柳井正采用了E-Learning的培训方式,在E-Learning的系统中,柳井正要求每个员工每天学习英语两个小时,如此坚持一年的时间。同时,在这个系统中,柳井正能够很清楚地看到每个员工的学习状态,谁的进步大,谁却一直停步不前,柳井正了如指掌。对于那些成绩始终没有起色的人,公司会让他自己承担这笔学习的费用。

在柳井正的带动下,大家终于积极地投入到英语的学习当中了。每当在公司的走廊里听到员工们用流利的英语进行工作交流,柳井正都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英语作为一种沟通工具,是柳井正以一个日本人的身份迈向全世界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