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运势2050》简介
《大国运势2050》这本书是由.王鸿刚著创作的,《大国运势2050》共有72章节
1
前言
前言 在21世纪的头20年里,从各项指标综合来看,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个客观现实。可是,大家也普遍感觉到美国有问题,而且这个问题不是小问题,而是...
2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篇 主导型国家的兴衰规律 第一章 世界现代化大潮中的主导型国家 世界历史的开启与世界现代化浪潮 什么是主导型国家 破解主导国兴衰之谜 第二章 ...
3
第一篇 主导型国家的兴衰规律
导读 本篇是为大家理解主导型国家的兴衰提供一些背景性的知识,并通过对历史上主导型国家的兴衰轨迹分析,抽取出一些历史规律和考察指标,从而为后文对美国运势的分析提供...
4
第一章 世界现代化大潮中的主导型国家
本书的目的,是对21世纪中叶以前的美国运势进行展望。这个题目很大、很复杂,方方面面的论述也已有很多。为了让读者能对这一研究主题的历史背景有大概了解,懂得本书使用...
5
世界历史的开启与世界现代化浪潮
这一节的目的,是为理解这一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撑。核心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关于“世界历史”的含义,二是关于“世界现代化”的含义。 不同大陆上的不同人种,在身体构造...
6
什么是主导型国家
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准确界定,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人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出现困惑和争论,往往都是因为最基本的概念没搞清楚,或者在概念的理解上出现分歧。在对规范性...
7
破解主导国兴衰之谜
前面两节用一些笔墨论及了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概念内涵。本节的任务是说说与理论和方法有关的事。古往今来,关于大国兴衰之道,相关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即便是关于最近500年...
8
第二章 荷兰与英国的兴衰浮沉
在这一章,我们将以荷兰和英国为例来考察现代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国在兴起阶段、主导阶段、衰败阶段的不同状况及内在的演进动力学。大家知道,过去500年来,在不断展开的世...
9
重大创新活动与国家的兴起
无论是封建时代的国家还是现代国家,要维持发展和谋求兴盛,天上掉馅饼的机会是不多的。就算有现成的馅饼掉下来,也只会砸向那些事先做好准备的国家。但凡现代国家要谋求兴...
10
主导阶段的演进动力学
本章的开头曾简要介绍过主导国自身如何演进、如何主导国际体系和推动国际体系演进,并将二者良性协调起来的基本原理。那就是:在主导阶段,主导国在世界体系中居于最有利的...
11
难以抑止的国家衰败
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上一节描述的主导国与外部世界的大开大合的交换,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世界总是在动态变化之中。主导国满足于现状,有故步自封、日渐保守的天然趋势。...
12
主导国因何衰败
主导国陷入衰败的根本原因是:此前曾经助推其兴起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以及模式创新,其红利释放干净,并造成大量沉淀,增加了变革成本;或者原有创新中的“缺陷...
13
“失衡”与“危机”
在上述五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主导国的地位必然要不保了。这突出表现为多方面的“失衡”与“危机”。“失衡”包括主导国的经济与社会结构的失衡、财政状况的失衡(即国家...
14
危机的升级扩散与连锁反应
国家治理体系的失衡和国际体系的失衡,引发了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社会危机与国际安全危机相互叠加、螺旋上升的连锁反应。各种类型的危机既是英国主导地位发生松动的警示灯...
15
主导国的反衰败策略
面对各种失衡和危机,主导国肯定不会束手待毙,而是会采取各种措施,试图抑止衰败,或放缓衰败势头,或减轻衰败造成的冲击。 通常的情况是:当主导国最初察觉到衰败的迹象...
16
后发国家的策略
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国兴衰是一波接一波的。相对于西班牙与葡萄牙,荷兰是后发国家;相对于荷兰,英国、法国是后发国家;相对于首个实现工业化并成为主导国的英国,法国、...
17
第三章 历史是一面镜子
...
18
一些深层的历史规律
有必要对上一章的历史分析进行一下总结,因为这其中蕴含着一些极深刻的规律。这些规律的总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那些出现在21世纪的各种名词、现象和执政方略。在此基础...
19
它们为何没有成为主导国
我们此前一直都是在围着荷兰和英国转。这两个国家是历史选择的特定时期的国际体系主导国。在它们成为主导国的前后时期,还有很多作为“备胎”的国家,如西班牙与葡萄牙、法...
20
关于美国的前途命运
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已经瓦解。这时,“世界经济处于这样一种状态:边缘经济不再与中心经济相联结”;“世界经济生活与欧洲原来的大都市司令部脱离联系...
21
第二篇 美国运势变化的内在机理
导读 20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进入了美国作为主导国的新阶段,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美国从这一体系的大交换中获益最多。与历史上的主导国一样,美国注定也要...
22
第四章 美国能否引领新一轮技术创新
在紧随英国之后的诸多大国中,美国是条件最优越的一个。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美国的农业与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重要的生产资料。宽松的政...
23
技术创新造就了现代美国
毋庸讳言,美国的制造业起源于对英国的模仿。21世纪的美国经常强烈指责其他国家不尊重美国知识产权,但它实际上只是在重复着200多年前英国对美国的批评论调。在英国仍...
24
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如果说1865—1940年是美国制造业的“上升期”,1941—1973年是美国制造业的“统治期”,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的制造业则进入难以避免的“衰落期”...
25
新一轮创新面临诸多制约
美国在酝酿科技创新的能力方面仍然有很大的优势。体制机制上,美国在冷战期间确立的官产学研深度融合密切合作的创新体系,尤其是军民融合机制,仍将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
26
“脑带”与“锈带”长期并存
自20世纪70年代美国制造业呈现衰落苗头以来,历届美国政府都试图将引领新一轮技术创新、推动“再工业化”、重振美国制造业作为施政的重中之重。1977年,卡特政府便...
27
第五章 跨国公司能否回流美国
美国作为20世纪的国际体系主导国,其对外经济关系的运转和对国际经济体系的掌控,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出于接近消费市场、保证原料供应、降低生...
28
跨国公司是一种“模式创新”
与英国主导国际体系的模式相比,美国借助跨国公司对国际经济体系的掌控,有两个鲜明特点。 一是跨国企业的垄断程度更高。在英国的主导阶段,其国内工业的垄断程度是比较低...
29
“垄断”与“跨国”的负效应
凡事有利就有弊。随着跨国公司的“垄断”特性和“跨国”特性不断凸显,以及对金融市场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其对现代国家内部的政治合法性、社会稳定性的削弱作用,对政府财...
30
回流、脱钩与体系的瓦解
与英国基于殖民秩序的对外经济模式一样,美国以跨国公司维系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从中赚取高额利润的对外经济关系模式,也有其得以持续运作的前提条件,以及由此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