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的开启与世界现代化浪潮
这一节的目的,是为理解这一问题提供必要的背景支撑。核心知识点有两个:一是关于“世界历史”的含义,二是关于“世界现代化”的含义。
不同大陆上的不同人种,在身体构造上有着神奇的相似性。这让人们坚定地相信,他们一定在很早的时候曾有过某种联系。此后,或许由于气候变冷,海平面下降,大陆桥露出,他们得以徒步穿行到不同大陆;或许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部分陆地被淹没,一块地区被硬生生分作两块,或者是其他什么原因切断了他们的最初联系。在500多年前地理大发现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类分散在地球的各个角落,彼此不知其他人种、族群或文明的存在,或者知之有限,很少往来。
在500多年前的地理大发现前后,欧亚大陆上存在着奥斯曼帝国、萨非帝国和莫卧儿帝国三大各领风骚的政治力量,它们作为伊斯兰世界的三大帝国,其风头远远盖过欧洲的基督教世界。1在非洲,主要由加纳帝国、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先后统治着。2在东亚,则以中国为核心组成了一个强大、固定且封闭的朝贡体系。至于美洲,当哥伦布“发现”它时,它仍处于相当封闭和落后的阶段。澳大利亚更是一个长期与世隔绝和严重落后的大陆。全球范围内的这几大文明或者说人群之间,尤其是几个帝国之间,即便彼此之间偶有活动区域的重叠或边界地带的冲突,或者一部分财政收入来自对外贸易,甚或有时蓄意发动对外侵略和扩张,就其封建主义的经济政治属性而言,它们仍然是内向型的。
地理大发现堪称人类历史长河中的重大标志性事件。人类从此进入了全球交往的全新时期,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存在方式和世界整体面貌。
这并不是说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各地区的人们毫无交往,也不是说是哥伦布这个人有能力改变世界。它确切的意思是说,这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人类社会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的基础上,终于有一部分人开始寻求打破地理的局限,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结果一下子触发了世界深刻巨变的按钮。地理大发现启动了“哥伦布大交换”:蚯蚓与老鼠等小动物,细菌和病毒,还有玉米、烟草、番薯、棉花等农作物,得以从一个大陆“交换”到另一个大陆。对此,作家克罗斯比撰写的《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一书,以及曼恩撰写的姊妹篇著作《1491:前哥伦布时代美洲启示录》和《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都进行了很好的描述。3“哥伦布大交换”改变了自然界的面貌,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改变了人口规模,更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世界历史”的新阶段。
“世界历史”这一提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概念之一。在1845—1846年所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首次提出“世界历史”的概念。此后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中又做了进一步阐释;在晚年的《人类学宣言》与《历史学笔记》写作中,马克思仍在就世界历史的动力机制、发展趋势和未来结果进行探索。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此前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只能说是各个相互割裂的部分单独发展的历史,而“世界历史”的开启,在空间上把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推动人类社会的所有成员进入了深度联系、普遍交往、激烈碰撞、共同演进的新阶段。不仅在自然界发生着被称作“哥伦布大交换”的动植物的陆际转移,而且商品、资本、人员以及所有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关的要素也都统统进入了全球交换的大循环中。人类社会的各个部分再也分不开了。
世界历史开启后的结果,是造就了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现代化进程,我们可以将它称作“世界现代化”。按照最为质朴的理解,所谓“世界现代化”,就是与以前相比,世界在各个层面都变得更先进了。短短几百年间,几次工业革命就创造出比以往所有时代加在一起还多得多的财富,人类从自然界中汲取能量,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福利,这种本领是此前根本无法比的,而且这种努力是在广泛的国际分工中完成的。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终于得以从千百年来的土地束缚、人身依附和等级压迫中解放出来,获得了至少是形式上的自由和平等。人类开发和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相当丰富,如果得到恰当分配,人类根本不必愁吃愁穿愁用。除了少数地区尚存在争议和摩擦,世界上几乎所有地方都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按照一些具有深层共通性的政治智慧,对其边界之内的各种事务进行管理。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长期的磨合中(这种磨合既包括异常激烈的竞争,也包括不可回避的合作)逐步探索出一些普遍信奉的理念和有义务共同遵守的原则,比如主权独立的观念、各国平等(至少是形式上的平等)以及和平共处的概念。
不过,也不能认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现在已经到达很高的阶段了。500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漫长进化史,真的很短。在我们列举世界现代化种种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过去几百年来的经济活动,其实是在一种很野蛮的方式和很不完善的环境中拓展开来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往往带来巨大的破坏。几乎所有经济活动都是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不是以推动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发展步调很不一致,实际上的经济剥削、政治控制和安全威胁一刻也没有消失。因而,危机、战争、贫困、压迫、不幸从未因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推展而从雷达屏幕上消失,它们时刻都在叩问人们的理性和良知。可以说,要实现高水平的世界现代化,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以上,便是对“世界历史”和“世界现代化”这两个概念的简介。接下来要论及的荷兰与英国作为主导型国家的兴衰史,以及美国作为主导型国家的前途命运,都是要放在世界历史的开启和世界现代化进程的大背景中才能看清楚、说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