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方举例

便方举例

1.细辛茶(《中国中药杂志》):细辛5克。沸水冲泡1杯,饮服,连泡3次;连用1个月。壮阳起痿,用治阴茎勃起障碍,阴茎萎软,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失眠多梦,头晕乏力,腰痛遗精。

2.细辛汤(《河北中医》):细辛5~10克,制附子6~10克,豨莶草30~50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早、晚温服。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用治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侵,关节肿痛晨僵,屈伸不利,得温减轻,遇寒加重,畏寒恶风。

3.芎芍辛钩汤(《江苏中医》):川芎10~15克,白芍10~15克,细辛4.5~6克,钩藤10~30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早、晚温服。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用治颈椎病,颈肩、上肢刺痛,痛处固定,肢体麻木。

4.心痛膏(《中医外治杂志》):细辛10克,檀香10克,毛冬青10克,冰片5克。以上药物研为细末,混合均匀,装瓶备用。每次取药粉5克,用食醋或米酒调成膏状,置于6厘米×6厘米的塑料薄膜上,铺成4厘米×4厘米、厚约0.4厘米的药膏,敷贴于胸部痛处,痛点不固定者则敷贴于心前区。每日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日;一般治疗2~3日。散寒化瘀,通络止痛,用治冠心病,寒凝血瘀,心胸闷痛,遇寒加重,或心胸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面色暗滞,畏寒肢冷。

专家提醒

细辛有毒,但煎液中有毒成分的含量随煎煮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因此,细辛入丸、散剂吞服时,仍应遵照古人“辛不过钱”之训;而入汤剂煎服时,则可按照医嘱适当放宽。此外,细辛具有免疫抑制和致突变作用,久服可致肝癌和肝、肾脂肪变性,因此不可长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