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介绍

药物介绍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的鳞茎。古代医家认为薤白具有温补作用,传说是“神仙”和道人的常食之品。唐代食疗专家孟诜云:“薤白色者最好,虽有辛,不荤五脏。学道人常服之,可通神安魂魄,益气续筋力。”杜甫更赋诗赞颂其保健功能:“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筋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神农本草经》称薤白:“轻身不饥,耐老。”《寿亲养老新书》载肾气惫耳聋猪肾汤含有薤白,即取其助阳散血之功。《补缺肘后方》还记载可软化骨鲠:将薤白揉软,经绳系中,持绳端,吞薤白至骨鲠处,引之即出,若有骨鲠者可试用。而《金匮要略》所载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诸方则成为今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方。我国大部分地区均出产薤白,习惯以江苏、浙江一带所产者为佳,称为南薤白。

薤白味辛、苦,性温。

功效主治:①行气通阳,用治胸痹;②行气导滞,用治湿阻气滞,泻痢后重。

常用量:抗老健身,每日6克;治疗老年病,每日6~15克。

注意:气虚、内热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