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方举例
2025年08月10日
便方举例
1.蒲公英散(《中医药学报》):蒲公英600克。研为细末。每日20克,沸水冲泡30分钟,代茶饮用。连服1~2个月。清热解毒,消炎愈疡,用治消化性溃疡。
2.蒲公英合剂(《福建中医药》):蒲公英40克,白及末30克。蒲公英加水300毫升,煎成150毫升,冲白及粉成糊状,早、晚2次分服。修复溃疡。用治胃溃疡、浅表性胃炎(胃阴虚者,蒲公英用蜜炒;伴出血者,蒲公英炒黑存性;肝脾不和者,蒲公英用酒炒;胃火炽盛者,蒲公英绞汁,加白及煎汤)。
3.公英败酱汤(《实用单方验方大全》):蒲公英50克,败酱草50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早、晚分服。疏肝理气,利胆通下,用治胆囊炎,肝胆气滞,胁脘隐痛、胀痛或窜痛,痛引肩背,口苦咽干,食后腹胀,嗳气频作,胸闷叹息,急躁易怒,大便失调。
4.公英生地麦冬汤(《实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蒲公英60克,生地黄60克,麦冬30克,猪肚1只。每日1剂,加水煎煮,以猪肚熟烂为度。酌加调料,分多次服用,食猪肚,饮汤。健脾,养阴,清热,用治反流性食管炎,脾胃虚热,胃脘隐痛胀闷,泛吐酸水清水,剑突下灼热,胃中嘈杂,胸中烦闷,口干欲饮,嗳气食少,大便时干时稀。
5.蒲公英饮(《浙江中医杂志》):蒲公英60克。加水煎煮,取汁2碗。温服1碗,另1碗趁热熏洗。抗炎消肿,用治甲亢术后突眼加重症。
6.柳蒲煎(《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柳菊根15克,蒲公英15克。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早、晚分服。清热通淋,用治尿路感染。
专家提醒
据《千金要方》记载,唐代药王孙思邈有一次左手中指背碰撞在庭院里的树木上,十天后红肿疼痛难以忍受。经老人指点,采集蒲公英内服外敷,肿痛很快消除,数日痊愈。从此,蒲公英成为外科要药,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