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工作的做法与创新

三、试点工作的做法与创新

(一)做法

1.发挥资源优势促“双元育人”

(1)管理机制优,上下联动、全员参与

学校党政班子抓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契机,分别采用个别访谈、深入实训室(基地)考察、召开专题调研会的方式对学部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教师、试点专业学生开展调研,各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组织推进项目实施。

学校党政班子高度重视此项目,成立了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曲靖农业学校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其他校级领导任副组长,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项目组和专门工作组。

实施方案实践论证

学校“1+X”证书制度管理架构

(2)教学资源优,对接标准、理实一体、产教融合

“1+X”证书标准由第三方培训评价组织——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对接国际化标准并结合我国实情制定,技能点明确与行业企业生产运用对接,采用能力本位、课证融通、翻转课堂、三方评价、视频督考等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汽修专业拥有实训基地2130平方米,实训设备投资800余万元,学校每年在汽修专业学生实训耗材采购预算约为230万元,学校为汽修专业学生培养提供最优质的硬软件资源。

学生培训考评实录

技能实训课程纪实

(3)师资团队优,名师参与、双教师教学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技能教学及学生日常教学中,导入企业化管理模式,采用技能教学双教师上课模式,建设名师工作室,邀请省内外知名行业专家担任名师指导专业建设教学,聘请地区龙头企业技师兼任学校的结构教师,促进双元学生培养。

2.构建渗入企业管理化的“学生自愿、择优遴选、分层教学、末位轮补”的动态教学管理体系

采取学生“自愿选择,择优选拔”的原则组织学生报名,教师及班主任推荐,通过参加笔试、技能考核、面试环节,用定期考核、末位轮补制严把培训入口和考核出口两关,顺利推进试点工作开展,保证了教学培训和考评质量。采取此模式以试点辐射全员,逐步扩大培训考评规模,详细组织体系如下。

动态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图

(二)创新

1.行业引领、企业参与、学校实施,多方联动共同推进

教育部于2019年3月在全国正式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云南省教育厅、曲靖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各级管理部门领导有力,指导有方,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形成合力指导职业教育从数量向质量方向转变。

“1+X”证书试考评启动会

“1+X”证书制度是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汽车专业领域共涉及16个模块45个证书,证书技能标准由第三方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行”)对接国际化标准结合中国实情制定,以高标准引领汽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得到提升。

学校作为实施主体,在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推进试点项目,学部在学校“1+X”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指导下,对接证书标准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实训手册、培养计划、技能考核等专业建设工作,所有工作落实落细,稳步推进试点项目落地实施。

曲靖梵途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为我校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方,在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积极配合学校,多次与中车行对接沟通,为我校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全面推进汽修专业学生培养模式转型及课堂组织实施改革做出贡献。

2.构建从规范到熟练的标准化培训考评体系

培训考评是依据行业标准《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实施。

通过近2个学期的试点推进,完善课程体系,对标证书修订课融通人才培养方案,并于2020年9月起试行。教师按照模块证书的技能点及技能标准,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稳步推进,通过自评、互评督促共同进步。学生按照技能要求及标准每天撰写实训报告,进行自我反思及评分,以达到自检自查,每天进步的目的。

依据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评定学生学习成绩。从学生抽签分组、开展考试说明会、在翻转表的指引下熟悉工位,到开始考评、考评工位翻转。考评员参照配分评分表,在考试过程中给出成绩,考核过程严格按照职业技能标准进行,痕迹真实,过程可循。

考评巡查

3.构建了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平台

学校汽修专业是我校校企合作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已构建,学生在“双教师”的带领下,学校教职工积极提供私家车作为实训车,让学生模拟上岗,学习岗位知识。依据《汽车运用与维修(含智能新能源汽车)-“1+X”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选择相应的“1+X”证书进行培训考核,检测学习成果,提升就业能力,营造了由学校、企业、行业、教职工联动的全员育人环境,构建了多方联动的协同育人平台。

4.利用数字化平台融合艺术元素开展教学改革

疫情期间,学校按“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要求组织开展线上教学,教师在线上教学期间的业务能力和数字化平台使用技能得到显著提高,依托数字化校园平台可更有效地利用和管控好学生手机的使用,实现技能教学理实一体化、高效化。《钣金工艺》探索利用数字化平台,以短视频、小组互录像评价、任务布置及驱动等方式组织开展实训课程;并在钣金工艺课程中融入艺术元素,开展趣味性技能课堂教学。

趣味性技能训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