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作过程

三、工作过程

(一)德能兼备、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观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将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他们稳定的心理素质。并努力实现校企共同参与学生校企实习期间的素质教育全程。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引入企业资源,依托真实职业环境,根据企业需求为企业“同步培养”德能兼备、素质全面的烹饪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用心培育打造餐饮行业专业核心素养

目前,我国的厨师既多又少,即低层次的多,不易找到相应的工作岗位;高层次的少,用人单位很难寻觅到适用人才。这里的高低,不仅是指技术的高低,更主要的是厨师综合素质的高低。学校烹饪专业将职业素质的培养作为目标指向之一。烹饪专业建设审时度势始终关注这一走向,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纳入专业建设中去。

(三)积极引进餐饮企业“五常法”管理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中餐烹饪专业以校企文化对接为切入点,积极探索“走进企业、引进企业、虚拟企业、创设企业”等多种合作形式,引进餐饮企业“五常法”,即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逐步创建和完善烹饪专业企业化管理制度,实现专业实训“教、学、做”有机统一,形成了鲜明的校园特色文化和专业管理模式。它是一个由内向外、由人到物、由软件到硬件、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流程、由考评到自省的完成的管理体系。

(四)改革餐饮评价模式,实现实训“双百分”制

传统烹饪实训教学,往往只关注实训的结果,即菜品的质量,不注重过程,造成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讲卫生、不注意节约、不注意安全、实训工具原料乱放、杂乱无章,没有时间概念。五年制(3+2)烹饪高职专业学生在烹饪实习实训教学、技能鉴定考核中,首推“双百分”制,不但关注结果的成品,更加关注操作的过程,使学生的专业素养得到了质的提升。

(五)努力建构专业核心教学团队

为了更好地运用新课改引领教学改革,将技能大赛先进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投身教学改革、钻研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有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餐专业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组成四个教学团队(教研小组),分别为热菜教学团队、食艺教学团队、面点教学团队和西餐教学团队。教学团队认真制定团队工作方案,加强教科研活动,做到了定时间、定主题、定目标、定成果,组成研究共同体,以五阶梯评选为抓手,着力打造优秀“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目标,建设一支综合素质优、专业技能强、富有教学艺术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六)构建“多对多”校企合作模式

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中,采取了“多对多”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的“三三制”原则:

1.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重转变

从与单个企业合作,到与企业群合作;由简单推荐就业,到“订单式”培养;由校企合作,到校企合一。

2.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过程管理

学生、企业、学校三方签订“学生实习协议书”,制定实习管理规章制度,实行专业带队教师、企业指导教师、辅导员构成的“三位一体”学生管理模式。

3.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三结合”新模式

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合作教学模式,学校与曲靖御坊餐饮文化有限公司签订深入校企合作协议,深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企业资源利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甚至产品的合作生产等层面。通过校企合作,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准确地确定培养目标,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