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具体做法

二、具体做法

(一)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的建设

教师(含外聘教师)总人数64人,专职教师52人。40岁以上教师有10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有5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超过11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人。师生比控制在1:20以内。班主任队伍以兼职为主,专兼结合,以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队伍为培养目标,培养出校内知名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教育工作队伍。

表1 专业(学科)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的建设

(二)培养积极教学法教师团队

2016年,经世行项目云南省项目办协调,我校世行项目办在校内举办能力本位积极教学法教师培训,综合服务学部郭惠琼、符燕玲、黄红、解靖迪四位老师参加培训。本次培训由剑桥教育集团的课改专家Stephen先生和培训协调员担任培训指导。以“吾听吾忘,吾见吾记,吾做吾悟”为积极教学法理念,教师应多采用能够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尽量减少单纯的课堂讲授,促使学生积极、有效、最大化地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分清传统教室布局、小组布局的特点和各自的优劣,历时一年的两轮积极教学法培训让教师们在教法上有了大突破。综合服务学部以这个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安排参加积极教学法培训的教师,将先进理念以及自己的体会分享给学部师生,实施再培训,成果惠及全体师生。广泛动员教师投身到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积极地参与新课改的学习培训,掌握新理念新方法,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身体力行。

自2018年以来,符燕玲、黄红、郭惠琼、叶宏春、解靖迪、张莉娟、陈娟娟等诸位教师均采用“积极教学法”讲授过示范课,学部全体教师参与培训。

表2 综合服务学部老中青教师采用积极教学法上示范课培训全体教师

(三)学期教学比赛常态化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综合服务学部常态化开展教师课堂教学授课比赛活动。学期教学比赛均要求参赛教师注重教学情境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环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合理运用积极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注重课堂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赛为教师们提供了学习、观摩和展示的平台,同时也让课堂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众多年轻教师脱颖而出,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将代表学部参加学校的比赛。

凝聚教师团队合力

(四)强化“以老带新”

为把“以老带新”的做法具体落实到位,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使年轻教师迅速入门,尽快成长,学部开学时就根据教师个人特点安排“以老带新”结对帮扶,以“现代学徒制”的理念和模式快速提升新教师工作能力。个对个辅导,在常态课的课堂跟进中,师父潜心听课,记录详尽,及时点评,毫无保留地为自己的徒弟出谋划策,提出建设性意见,徒弟再备再讲再完善。跟着自己的“师父”学本领,来自“大家长”的关怀给予了年轻教师努力奋斗的激情和斗志。师父毫不吝啬地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倾囊相授,做到师徒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现自我价值,走岗位成才之路。

表3 综合服务学部青年教师培养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