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效示范
(一)深化三教改革,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和学部不断加强“1+X”证书制度新理念的学习和实践,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背景与意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及标准的内涵与要求,带领专业团队做好人才培养方案开发等试点工作的顶层设计,做好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对接,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能力要求、标准内容、考核方案等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学习、系统研究,对本专业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毕业要求等专业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全面梳理、科学定位。以职业教育培养培训并重的新理念,及时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依据行业标准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标准,改进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完善课程教学资源库,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重构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了核心技能,拓展其就业创业本领。
(二)探索培养培训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利用校内外专业实训室对岗位技能中关键点和难点进行系统培训和实作,结合综合实训室和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真实施工模拟环境、实训设备和现代化教学条件的优势,便于教学的组织与学生的对比学习,也利于教学的评价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推进专业教学与获证培训有机衔接,对教学组织与证书培训进行一体化设计,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统筹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与培训模式,探索新型教学模式,重构学生学习和培训流程,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培训质量,培训模式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在2019年和2020年两期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统一考试中,考评及格率均超过云南省和全国试点院校同期平均水平。2020年7月,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取得了全国扶贫职业技能大赛云南省钢筋工测试选拔赛项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随云南代表队参加了8月份在山西省大同市举行的全国赛获优胜奖,取得总成绩排名第九名的优异成绩。
(三)孵化名师队伍,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课教师通过参加云南省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参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训、举办专项技能实战培训等形式,提高了专业骨干教师实施教学、培训和考核评价能力,基本能够准确把握“1+X”证书制度先进理念、深入研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做好专业教学整体设计,成为满足新技术和新技能培养培训需求的教学创新团队。同时,中青年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优势,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各类执业(职业)资格考试,获得建造师、招标师、设计师、项目管理师、工程师、考评员、造价员、施工员、安全员等资格证书并到相应企业进一步实践锻炼,涌现了一批教学能手,锻炼培育了专业名师队伍,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3%,有效缓解了专业教师数量与质量矛盾,在曲靖市职教园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广泛的影响。
(四)建设示范基地,打造优质专业
近年来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新建建筑信息模型(BIM)综合实训室及采购安装配套教学实训软件,同时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设施设备和相关资源,不断对其升级改造。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将先进职教理念和建筑行业最前沿、最关键技术融入职业教育中,带动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改革与发展,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成为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示范引领、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骨干示范专业。建设完成具有地区特色的BIM和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创新实训实践示范基地,在曲靖区域内树立了标杆形象,在云南省内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执笔:高刚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