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实施过程
(一)组建冠名班
2012年8月,学校与曲靖福圆食品有限公司、云南嘉华食品有限公司、云南空港华卓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广东阳江喜之郎集团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冠名班协议,共招收校企合作订单学生290人,编为6个班,分别为农产品保鲜与加18班、19班(喜之郎班100人)、20班(华卓食品班40人)、21班、22班(嘉华食品班110人)、23班(福圆食品班40人)。
(二)开展西式面点师培训
企业技术骨干和技师从理论到实践对学生进行为期3~4周的集中培训,在实训车间手把手培训学生,师傅带徒弟,熟练学生带不熟练的学生,通过学生助教制和现代学徒制把学生技能推向熟练。培训达到职业资格标准时,向技能鉴定部门提出申请,由鉴定所安排考评员对学生进行鉴定,鉴定合格后颁发中级西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证书。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学生西式面点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高,是学校、企业、人事部门三方认证的具体体现,学生在西式面点制作上是可以直接上手、上岗的。
(三)月饼生产期间,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冠名班学生全部全程参与月饼生产、销售工作
1.月饼生产从每年的暑假(7、8月份)开始,安排梯度培养冠名班学生参与生产制作、生产管理、品控、销售培训,通过15天实习体验,成为关键环节负责人、班组长、品控员或者专卖店店长助理。
2.获得西式面点师资格证的学生以班为单位成建制安排到企业生产线上顶岗工作。参与从宣威火腿鉴定、验收、剔制、切割、蒸煮、切丁到月饼馅料准备;从皮料各原料的准备到和面;从成型、烘烤、冷凉到内包装、外包装等岗位工作。
3.农历七月底,生产销售满负荷运转,从工厂到市场,从产品到销售,从总部到各专卖店全部都是冠名班学生,全部学生全程参与月饼生产销售工作。
4.月饼生产结束,企业管理人员、技能骨干、专业教师指导学生整理实习日志,撰写实习报告,根据学生实习期间的表现评定实习成绩。
5.按月核发学生实习工资和表现奖金。
(四)建立宣威火腿原产地加工基地
保护宣威火腿原产地特产品质,首先确保火腿腌制、发酵成熟必须是在宣威完成,曲靖福圆食品有限公司在宣威市板桥镇建立了火腿加工基地。从养殖做起,同时收购、加工宣威火腿,把腌制好的火腿作为农校月饼的生产原料。
(五)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定期参加教研活动例会
企业负责冠名班教学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一起参加学部单周三教研活动例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程改革、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等工作。
(六)专业教师到冠名企业实践锻炼
学部专业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月饼生产期间,直接到企业锻炼,主要参与生产实习管理。另外,学部每年在省内、省外还分别安排一名教师到企业驻厂锻炼。
(七)冠名企业投入资金开展技能竞赛,设立奖学金和助学金
企业按照每生每年平均共计200元设立技能竞赛基金、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励在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奖励上进生,帮助困难生。
(八)冠名企业定期安排人员到学校授课
企业每学期至少安排3名高级技术人员到冠名班授课,授课时间不少于40学时,授课形式以技能教学为主,讲座为辅。喜之郎冠名企业授课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份最后一周,云南嘉华食品一般安排在5月中旬,空港华卓航空食品一般安排在4月份,福圆食品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
(九)共建实训基地
企业一次性投入现金200余万元,其中130万元用于添置购买农产品保鲜与加工专业西点实训室、食品检验实训室的设备,改建后的两个实训室设备齐全、功能齐备,提高实训基地专业化、企业化水平 ,实现教学情境与工作情景“零距离”对接,同时为企业和专业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十)共建研发中心
企业一次性投入现金200余万元,其中70万元用于添置购买曲靖福圆食品研发中心产品开发小型设备。改建后的食品研发中心,为专业教师投身科研搭建好平台,而且研发内容为企业所急,市场所需,有效避免研发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不匹配的矛盾,是校地企合作的产学研平台,是实现科研成果向经济效益快速转化的孵化器。